1.单选题- (共8题)
1.
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10m/s | B.5m/s | C.4.8m/s | D.0 |
2.
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张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3.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 |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
D.tn~tn-1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
6.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的二次方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小 |
B.在x=0.5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
C.在x=0.5m处甲乙两车相遇 |
D.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不可能相遇 |
7.
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
A. 1:4
B. 1:2
C. 2:1
D. 4:1
A. 1:4
B. 1:2
C. 2:1
D. 4:1
2.多选题- (共5题)
9.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
10.
关于瞬时速度v,速度的变化量Δv,加速度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为零时,Δv可能不为零,a也可能不为零 |
B.当v的大小不变时,Δv必为零,a也必为零 |
C.v在不断增大时,a可能不变 |
D.Δv为零时,v不一定为零,但a却一定为零 |
11.
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 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A. 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 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12.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
C.质点在l s末速度为1.5m/s |
D.质点在第l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
1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t=0时两物体相距1.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一定相遇两次 |
B.甲、乙两物体可能相遇一次 |
C.若t=1 s时两物体相遇,则t=3 s时两物体将再次相遇 |
D.t=2 s时两物体相遇 |
3.解答题- (共1题)
4.实验题- (共2题)
15.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如图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
(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
(3)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如图丙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2两点间的距离为x12,3、4两点间的距离为x34,由此可计算出小车在1、2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在3、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
(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
(3)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如图丙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2两点间的距离为x12,3、4两点间的距离为x34,由此可计算出小车在1、2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在3、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所列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漏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
D.取下纸带 |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所列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漏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