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2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6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金星)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金星看成质点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静止的
2.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3.
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ABAB间距离为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AB所用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通过A的速度为1cm/s
B.滑块通过B的速度为2cm/s
C.滑块加速度为5m/s2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4.
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6m,BC=4m,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s
D.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m
5.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 s末,甲和乙相遇
B.02 s内,甲、乙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2—6 s内,甲相对乙的速度大小恒为2 m/s
D.06 s内,4 s末甲、乙间的距离最大
6.
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A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相遇一次
B. 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
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内的中间时刻
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

2.多选题(共3题)

7.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4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4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8.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等长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物体从A点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D.物体从AE的平均速度
9.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8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 m
D.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3.填空题(共1题)

10.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展品周围环境较暗),该展品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该展品的最大高度为2m,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要想出现图中的这一现象,滴水时间间隔应为T=_____s。
(2)相邻两水滴的速度的差值随着时间的增加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若将目前的光源闪光频率f略微调大一些,则将观察到的奇特现象为__________。

4.解答题(共4题)

11.
如图所示为一升降机竖直向上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求:

(1)加速阶段加速度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
(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
(3)0-10s内的平均速度。
12.
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排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3)汽车在第3根电线杆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13.
一汽车在直线公路段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在其正前方14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经过0.4s的反应时间后,司机开始刹车,则:
(1)为了避免相撞,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
(2)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只为4m/s2,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自行车开始以一定的加速度匀加速,则自行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14.
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沿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
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最大移动速度为,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
(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以的速度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7cm。

(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2)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D、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1
0.737
___
0.864
0.928
0.994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________。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的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