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1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3

1.单选题(共7题)

1.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冠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孙杨看成质点
B.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为参考系,孙杨是静止的
C.“1分4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D.孙杨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为1.92 m/s
2.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加速度越大,质点速度变化得越快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一定变大
3.
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 0~t1时间内(  )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图甲中t1/2时刻,图线的斜率为v0/2
C.0~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1
D.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4.
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P、Q两个物体在t=0时经过同一个位置,它们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3 s内P做匀减速直线运动,Q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 s内两物体逐渐靠近
C.在0~3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在t=2 s时两物体相遇
5.
太空跳伞是一种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如图所示奥地利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乘氦气球到达3.9万米高空后纵身跳下,在平流层接近真空的环境里自由落体持续了60秒,在距离地面2.1万米时才打开降落伞减速。关于鲍姆加特纳在这段自由落体运动时间里的位移或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认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且不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
A.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3.9×104 m
B.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2.1×104 m
C.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是6.0×102 m/s
D.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6.0×102 m/s
6.
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
A.B.
C.2.5sD.12.5s
7.
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2.选择题(共2题)

8.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时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从图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

(i){#blank#}1{#/blank#};

(ii){#blank#}2{#/blank#};

(iii){#blank#}3{#/blank#}.

9.(理)已知a>0且a≠1,若函数f (x) = loga(ax2 – x)在[3,4]是增函数,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

3.多选题(共5题)

10.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已知甲对应的是图像中的直线,乙对应的是图像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C.0~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11.
一物体自t=0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15 m
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20 m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75 m/s
D.在4~6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是恒定的
12.
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沿直线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增加越来越快
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
13.
某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点至C点全程所用时间为t,已知AB段长为,BC段长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B.质点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D.质点在AB段的加速度为
1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4.解答题(共4题)

15.
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8 m/s,末速度为5.0 m/s,位移为85 m,求:
(1)加速度的大小.
(2)全程的时间.
16.
今年第26号台风“玉兔”于10月22日8时生成,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引发多地暴雨,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台风袭来时,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35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90 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后货车保持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17.
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的示意图,山坡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 m,BC长97 m。一滑行者从山坡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2 m/s2,进入BC段匀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1 m/s2,从斜面AB滑上斜面BC时速度大小不变。滑行者在离C点适当距离处开始以大小=2 m/s2的加速度制动减速,恰好能停在C点,求滑行者从AC所用的时间。     
 
18.
从离地面125 m高的空中从静止释放一小球,小球自由落下,取g=10 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的落地速度大小;
(3)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9.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
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
④画出t图象.
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gt表示)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c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t(s)
0.069
0.119
0.159
0.195
0.226
0.255
(m·s1)
1.45
1.68
1.89
2.05
2.21
2.36
 
请在图坐标纸上画出t图象.
(3)根据t图象,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______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