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是2m/s2,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50m,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15m/s,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P杆的速度是
B. 由A到P的位移是5m
C. 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5s
D. 汽车经过P、Q电线杆中点位置的速度是
A. 经过P杆的速度是

B. 由A到P的位移是5m
C. 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5s
D. 汽车经过P、Q电线杆中点位置的速度是

2.
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从开始经1s与3s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
A. 1:3 B. 2:3 C. 1:6 D. 16:25
A. 1:3 B. 2:3 C. 1:6 D. 16:25
3.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8m∕s,通过的位移是x=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 B.15m∕s | C.6m∕s | D.无法确定 |
2.多选题- (共7题)
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速度变化的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的数值不断变小,速度数值也不断变小
A. 速度变化的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的数值不断变小,速度数值也不断变小
5.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CD段运动速度最大
B. 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 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km

A. CD段运动速度最大
B. 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 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km
6.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 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能穿过管
C.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A. 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 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能穿过管
C.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D.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8.
一颗子弹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固定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在各木板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9∶4∶1 |
B.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5∶3∶1 |
C.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 ![]() |
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 ![]() ![]() |
9.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x0处,在t=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在![]() ![]() |
B.若甲、乙在![]() ![]() |
C.若![]() |
D.若![]()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
B.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合 |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山顶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山底的重力加速度 |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在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最小 |
3.解答题- (共4题)
11.
屋檐每隔0.2s由静止落下一滴水滴,t时刻某一水滴欲下落时,刚好只有两滴水滴分别位于高为1.4m的窗户上、下沿,若不考虑其他阻力的影响,取g=10m/s2,求:
(1)窗户下沿离屋檐的高度.
(2)t时刻窗户下沿到屋檐之间有几滴水滴正在下落。

(1)窗户下沿离屋檐的高度.
(2)t时刻窗户下沿到屋檐之间有几滴水滴正在下落。
12.
物体沿斜面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运动1m时的速度是3m/s,求:
(1)求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2)求经多长时间速度为4.5m/s;
(3)若经4s到达斜面底端,求斜面的长度。
(1)求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2)求经多长时间速度为4.5m/s;
(3)若经4s到达斜面底端,求斜面的长度。
13.
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摩托车有违章行为时,立即决定前去追赶;经t0=2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问:
(1)在警车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距最远.
(2)在警车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m/s,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摩托车。

(1)在警车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距最远.
(2)在警车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m/s,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摩托车。
14.
要将重3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推动,至少需要150 N的水平推力,但在推动以后只需120 N的水平推力就能使它匀速运动,求:
(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箱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力推和木箱在滑动过程中用100 N的水平力推,这两种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箱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力推和木箱在滑动过程中用100 N的水平力推,这两种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4.实验题- (共2题)
15.
两同学合作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 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 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f=50 Hz。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如图所示)
(1)打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s,根据纸带信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公式为a=______________。
(2)同学分别算出其他速度:vA=0.220 m/s,vB=0.241 m/s,vC=0.258 m/s,vD=0.280 m/s,vE=0.300 m/s。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________。
(3)由所做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1 位有效数字)


(1)打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s,根据纸带信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公式为a=______________。
(2)同学分别算出其他速度:vA=0.220 m/s,vB=0.241 m/s,vC=0.258 m/s,vD=0.280 m/s,vE=0.300 m/s。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________。
(3)由所做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1 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