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9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单选题(共11题)

1.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2B.3C.4D.5
2.
如图所示,m1=2kg,m2=3kg,连接的细线仅能承受1N的拉力,桌面水平光滑,为使线不断而又使它们一起运动获得最大加速度,则可以施加的水平力F的最大值和方向为(   )
A.向右,作用在m2上,F=5/3N
B.向右,作用在m2上,F=2.5N
C.向左,作用在m1上,F=5/3N
D.向左,作用在m1上,F=2.5N
3.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串在杆上,M通过细线悬吊着一小铁球m, 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2a时,M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 )   
A.横杆对M的作用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D.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
4.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R
B.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7mgR/2
C.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D.若将半圆弧轨道上的1/4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 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P点高0.5R
5.
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角为60°的光滑圆弧槽,固定在高为h的平台上,小物块从圆弧槽的最高点A静止开始滑下,滑出槽口B时速度水平向左,小物块落在地面上C点,B、C两点在以O2点为圆心的圆弧上,02在B点正下方地面上,则()

A. 4R=h    B. 2R=h    C. R=h    D. R=2h
6.
有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铁环的半径R=20 cm,环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穿孔的小球,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 rad/s的角速度旋转(g取10 m/s2),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θ可能是(  )
A.30°B.45°C.60°D.75°
7.
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加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的卫星,该卫星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 )
A.速率增大B.周期减小C.机械能增大D.加速度增大
8.
如右图所示,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一个物体,b是与赤道共面的地球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对于a物体和b、c两颗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运动的周期小于b卫星运动的周期
B.b卫星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大于c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
C.a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小于c卫星运动的线速度
D.b卫星减速后可进入c卫星轨道
9.
2013年4月出现“火星合日”的天象,“火星合日”是指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时,从地球的方位观察,火星位于太阳的正后方,火星被太阳完全遮蔽的现象,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火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同,若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等于地球公转周期的 2倍,由此可知( )
A.“火星合日”约每1年出现一次
B.“火星合日”约每4年出现一次
C.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D.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8倍
1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
A.B.C.D.
11.
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 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 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mgh
C. 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 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mgh

2.选择题(共2题)

12.

在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___ 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    )

13.

下图梁启超的民族浩歌说明(  )

3.多选题(共4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变小,有可能速度增加。
B.物体做平抛运动时,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一定相同
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向心力
D.当对一个静止的物体施加力F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是因为受到的合外力很小。
15.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首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不考虑空气阻力时,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从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小球在不同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相等的
C.伽利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核心思想是把可靠的实验和逻辑推理有机结合
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随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均匀增大的
16.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17.
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相同完全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点的速率
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C.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
D.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点的动能

4.解答题(共2题)

18.
如图,质量为M、长为L、高为h的矩形滑块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v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求小球落地时距滑块左端的水平距离。
19.
动画片《熊出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某天熊大和熊二中了光头强设计的陷阱,被挂在了树上(如图甲),聪明的熊大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自己和熊二荡起来使绳断裂从而得救,其过程可简化如图乙所示,设悬点为O,离地高度为H=6m,两熊可视为质点且总质量m=500kg,重心为A,荡下过程重心到悬点的距离l=2m且保持不变,绳子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T=104N,光头强位于距离O点水平距离s=5m的B点处,不计一切阻力。

(1)熊大和熊二为了解救自己,荡至最高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至少为多大?
(2)设熊大和熊二刚好在向右摆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则他们的落地点离光头强的距离为多少?
(3)改变重心A到O的距离l,且两熊到最低点绳子恰好断裂,有无可能在落地时砸中光头强?请通过计算说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