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
C.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 |
D.位移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
2.
某人驾车从“银川”开往“中卫沙坡头旅游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
B.图中显示的“2小时28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
C.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20km/h,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
D.“常规路线”中的“196.0km”是指位移大小 |
4.
关于平均速度,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运动物体第3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
B.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该时间里物体每秒内位移不一定都是5m;· |
C.某段运动的平均速度都等于该段运动的初速和末速之和的一半; |
D.汽车司机前面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是平均速度. |
5.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
B.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
C.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
D.汽车甲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汽车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6.
汽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2m/s2.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后6s末的速度为2m/s |
B.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25m |
C.刹车中整个位移中点的速度为5m/s |
D.停止前第3s、第2s、最后1s的位移之比为1:3:5 |
7.
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位置处,物体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
B.某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所受重力较小,向下抛出后所受的重力较大 |
C.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其它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
D.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重力方向在改变 |
8.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 |
B.物体间凡有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
C.弹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垂直 |
D.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2.多选题- (共5题)
9.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 )
A.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 |
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同向 |
C.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
D.加速度为负值,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 |
10.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五次曝光的位置点.已知相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不计砖块之间泥灰的厚度,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为![]() |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
D.小球从1位置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
11.
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经3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上方25m处,运动的时间一定是1s |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
C.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 |
D.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 |
12.
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 |
13.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0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
B.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
3.填空题- (共1题)
14.
如图甲、乙所示为两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质点做______运动,乙质点做______(填“加速”“减速”或“静止”)运动.
(2)甲、乙两质点运动的方向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1)甲质点做______运动,乙质点做______(填“加速”“减速”或“静止”)运动.
(2)甲、乙两质点运动的方向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解答题- (共2题)
15.
一个物体从 80m 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求:
(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前的最后 1s 的初速度是多少?
(3)在落地前最后 1s 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前的最后 1s 的初速度是多少?
(3)在落地前最后 1s 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16.
广东台风“山竹”的出现引起多地的暴风雨,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在大广高速公路上某一段直线车道上,有同向匀速行驶的货车A和轿车B,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A=10m/s,vB=30m/s,轿车在货车后距离为s0=200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刹车时加速度a的大小为0.8 m/s2。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A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10s收到信号并立即加速行驶,则货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时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A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10s收到信号并立即加速行驶,则货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时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
5.实验题- (共1题)
17.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钩码、刻度尺。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②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没画,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x1=5.90cm,x2=6.46cm,则a=__________m/s2,B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另一个同学在测定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则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_____。

①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钩码、刻度尺。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②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没画,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x1=5.90cm,x2=6.46cm,则a=__________m/s2,B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另一个同学在测定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则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