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一定增大 |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
C.物体加速度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大 |
D.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
2.
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反应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A点是开始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则受测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 )


A.0.6s |
B.0.3s |
C.0.4s |
D.0.5s |
3.
不计空气阻力情形下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拋一物体,从拋出至回到拋出点的时间为2t,若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水平挡板,仍将该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0.2t | B.0.6t | C.0.5t | D.0.3t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
C.物体所受摩擦力可以与其运动同向也可以与其运动反向,但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
D.擦黑板时由于黑板静止,所以黑板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
6.
如图,在水平面上有质量为2kg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A.0N | B.20N,向右 |
C.20N,向左 | D.10N,向右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9.
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 s,速度达到3 m/s,接着匀速上升10 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 s才停下来,则( )
A.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1.5 m/s2 | B.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为1.5 m/s2 |
C.上升的总高度为32.5 m | D.上升的总高度为37.5 m |
10.
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大
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 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在CD相遇之前)
D.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A. 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大
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 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在CD相遇之前)
D.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11.
如图所示,水平力F将物体P压在竖直墙上,物体P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正确的是


A.若只增大F,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
B.若只减小F,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
C.若只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
D.若只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
4.解答题- (共4题)
12.
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到达离地面48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13.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全国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 s,易发生交通事故.图示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如右图所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

请根据该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的数据.
(3)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的驾驶员驾车以90 km/h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50 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请用详细计算过程说明会发生交通事故吗?

车速 v(km/h) | 反应距离 s(m) | 刹车距离 x(m) | 停车距离 L(m) |
54 | 12 | 10 | 22 |
72 | 16 | 17.8 | 33.8 |
108 | A | B | C |
请根据该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的数据.
(3)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的驾驶员驾车以90 km/h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50 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请用详细计算过程说明会发生交通事故吗?
14.
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自行车后面288m处有一辆以30m/s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 刹车后以1m/s2加速度匀减速前进。求:汽车能否与自行车相遇(设两车相遇时互不影响各自的运动)?如不能相遇,请求出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如能够相遇,请求出相遇时间是多少?
15.
在下图中, 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
和
。A与桌面之间,A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物体C不放在A上时,B刚好拉着A匀速运动;当将C放在A上时,要使A、C相对静止向右匀速运动,求

(1)B的质量需要增加多少?
(2)A、C相对静止向右匀速运动时A对C的摩擦力大小?




(1)B的质量需要增加多少?
(2)A、C相对静止向右匀速运动时A对C的摩擦力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6.
(1)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让小车在钩码牵引下运动时是:A.先通电 B.先放手?__________(填“A”或“B”)

(2)在实验得到纸带上确定七个计数点A、B、C、D、E、F、G,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一个点未画出来,测得CD间的距离为x3=5.20cm,DE间的距离为x4=5.99cm,FG间的距离为x6=7.62cm
①根据x3和x4计算D点的瞬时速度vD=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x=aT2可推广到不相邻的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n,m表示不为0的自然数,如1,2,3……,n>m)试用此推广式,利用已知的x3和x6,粗略求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某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求小车加速度
方法A:运用△x=aT2,由
,
,…,
,求平均值
方法B:运用
,由
,
,
,求平均值
.方法A求得加速度的最终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B求得加速度的最终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每段位移都用到,减小偶然误差,选择___________方法(填“A”或“B”)更合理。

(2)在实验得到纸带上确定七个计数点A、B、C、D、E、F、G,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一个点未画出来,测得CD间的距离为x3=5.20cm,DE间的距离为x4=5.99cm,FG间的距离为x6=7.62cm
①根据x3和x4计算D点的瞬时速度vD=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x=aT2可推广到不相邻的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③某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求小车加速度
方法A:运用△x=aT2,由




方法B:运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