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建人高复学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38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你刚才的车速是8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10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km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80km。”“这也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20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80km的路程。”你认为这位太太没有认清哪个科学概念(   )
A.位移与路程B.时间与时刻
C.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D.加速度与速度
2.
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可视为质点),中间分别用原长均为L、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让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2两木块间的距离是:
A.B.C.D.
3.
如图所示,将半球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柔软光滑的轻绳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它们静止时m1与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线成45°角,m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 m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m1/m2的最小值是:
A.B.C.D.
4.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质量均为m,开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下压A再静止释放使A开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被拉离开挡板时,A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A.0 B.2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C.2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    D.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5.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M=1:2)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的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等于()

A. 1:1    B. 1:2    C. 2:1    D. 2:3

2.多选题(共2题)

6.
如图,将甲、乙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吸在一起,置于桌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
B.甲对乙的压力大于甲的重力
C.乙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总重力
D.乙对桌面的压力小于甲乙的总重力
7.
如图所示,在一辆无限长的水平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滑块(m1>m2)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μ= 0,两滑块一定相碰
B.若μ= 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C.若μ≠0,两滑块一定相碰
D.若μ≠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3.解答题(共1题)

8.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如图所示.现测得AB=15 cm,BC=20 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小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B球此刻的速度;
(3)D、C两球此刻相距多远?
(4)此刻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颗?

4.实验题(共2题)

9.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度,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尽量大些,大小要适当大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2)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所示: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 测量细绳的长度
b. 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 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 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10.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用DIS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 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 以及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 α;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作出Ff—cosα关系曲线.
用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α=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f=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