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8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单选题(共8题)

1.
在一次田径运动会上,下列几种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铅球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处理
B.郑恺同学的100 m比赛成绩是13.3 s,“13.3 s”指的是“时刻”
C.李晨同学的铅球成绩是20.8 m,“20.8 m”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D.在400米比赛中,处在第1跑道的鹿晗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的成绩是50.0 s,则他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2.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处以2υ的速度沿斜面上滑到C处开始返回,若上滑时经过B处的速度为υ,则SABSBC等于( )
A.1︰1B.2︰1C.3︰1D.4︰1
3.
汽车交通安全已成为当下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至关重要。在汽车刹车加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可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行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长
C.行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伤害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二者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B.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
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D.以蛋击石,结果是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蛋的作用力大于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5.
某一商品房建筑工地的工人利用定滑轮运送建筑材料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材料P在绳子拉动下紧贴着竖直墙面匀速上移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受到3个力的作用
B.P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C.绳子的拉力逐渐变小
D.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P对墙面的压力
6.
如图所示F为已知恒力,其大小为10N,将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分力F1沿OA方向,OA跟F的夹角为30°,则F2的大小(  )
A.一定小于10N
B.最大等于10N
C.最小等于5N
D.无法确定
7.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正下方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8.
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若在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水平外力F,则下列关于“f1的大小和f2的大小”变化情况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f2都变大    B. f1f2都不变
C. f1不变、f2变大    D. f1变大、f2不变

2.选择题(共1题)

9.

根据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0.
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实验探究,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探究过程。下列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伽利略该实验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B.伽利略不断增大斜面的倾角直到斜面竖直,得知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的倾角增大而变大
C.利用小球沿阻力较小的斜面运动代替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当时无法精确测得时间的困难
D.利用小球沿阻力较小的斜面运动代替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当时无法测得瞬时速度的困难
11.
甲、乙两辆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行驶,以向东为正方向,甲、乙两辆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乙两辆汽车都是向东行驶
B.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
D.第7s内甲车的位移大小小于乙车的位移大小
12.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20 N
B.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
13.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大小F=2N的恒力,在此恒力F的作用下(g取10m/s2)(   )
A.物体经2S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10S速度减为零
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4.解答题(共4题)

14.
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5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6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15.
如图所示,一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恒力F=10N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水平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2)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16.
如图所示,水平面与倾角θ=37°的斜面在B处平滑相连,水平面上A、B两点间距离s0=8 m。质量m=1 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在F=6.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A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F,物体将沿粗糙斜面继续上滑(物体经过B处时速率保持不变)。已知物体与水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体运动到B处的速度大小vB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
17.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 m/s的速度匀速转动,传送带两端的长度L=8 m。现在传送带左端A无初速度竖直释放某一物块,t1=2 s时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试求:(g=10 m/s2)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由传送带左端A运动到右端B的时间t
(3)若传送带匀速转动的速度可调,则传送带至少以多大速度vmin运行,物块从A端到B端运动时间才最短?

5.实验题(共2题)

18.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可以改变弹簧的弹力。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正确操作并收集实验数据,作出小盘中砝码重力G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由图乙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由图乙还可求得小盘的质量为______kg,小盘的质量使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9.
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1)该同学利用了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利用本实验装置并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的关系”,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了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与水平面间倾角过大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