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8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单选题(共8题)

1.
仅仅16岁零9个月15天,杭州女孩叶诗文的成就已“前无古人”。2012年12月16日凌晨,她以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勇夺短池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仅仅两年时间,她便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比赛中下列的哪一个物理量一定比其他运动员的大(   )
A.全程的平均速度
B.全程的平均速率
C.跳入泳池的速度
D.终点撞线时的速度
2.
关于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以为零
B.加速度变大,其速度也一定增大
C.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不变
3.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和曲线所示,图中t1对应x1,则(  )
A.时间内,乙车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在时刻,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
D.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4.
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30t﹣3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25mB.50mC.75mD.150m
5.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撤去F1物体受的摩擦力一定为2 N,方向向右
B.若撤去F1物体有可能滑动
C.若撤去F2物体受的摩擦力为一定为10N,方向向左
D.若撤去F2物体一定会滑动
6.
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D.因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故木块才处于静止
7.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不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1个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指针正对刻度35,应挂重物是
A.40NB.50NC.60ND.70N
8.
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所有P、Q两球都处于静止状态.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A.B.C.D.

2.选择题(共4题)

9.已知函数f(x)=lnx+x2﹣ax,a∈R
10.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11.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12.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3.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A.vb=m/sB.vc="3" m/s
C.xde=3mD.从de所用时间为4 s
14.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甲车和乙车的位置齐平(可看作同一位置),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在第20 s末,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30 s末,甲、乙相距100 m
D.在第30 s末,甲、乙的位置再次齐平
15.
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些物理量(重力加速度g已知),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石块落地前最后1秒的位移
D.石块通过第一个1米的时间
16.
在车站、机场,常用传送带运送旅客的货物。如图所示,当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货物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C.货物受到三个力作用
D.因货物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

4.解答题(共3题)

17.
在平直的测试汽车加速性能的场地上,每隔l00m有一个醒目的标志杆,两名测试员驾车由某个标志杆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起动,当汽车通过第二个标志杆开始计时,t1=20s时,恰好经过第5个标志杆,t2=40s时,恰好经过第10个标志杆,汽车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若汽车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35m/s后立即保持该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从40s末到60s末经过几个标志杆?
18.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45米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g取10m/s2,求:
(1)最后1秒内位移;
(2)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19.
甲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在某时刻经过乙车身边,此时乙车的速度为2m/s,加速度为0.2m/s2,若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公路是平直的,问:
(1)当乙车速度多大时,乙车落后于甲车的距离最大?这个距离是多少?
(2)当乙车的速度多大时,乙车追上甲车?乙车追上甲车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5.实验题(共3题)

20.
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L1g表示)。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L=30.0 cm,L1=10.4 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写出一条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
21.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并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了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图中四个数中不符合正确读数要求的是____(填数值).若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则B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B=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
某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操作如下:

1)先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小木块,读出其数值为G=_______。
2)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其装置如图所示。
3)将装有细砂的小桶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在小木块上。(小木块另一端连纸带)
4)调节定滑轮的高度让细线与木板平行。
5)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小木块。
6)观察纸带上的点的间距,然后通过增减细砂的质量,重复步骤3、5,直到打出的纸带点间距均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时砂和小桶的重量G′上述实验得出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