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为倡导绿色出行,许多地方提供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小明在某个停放点取了一辆自行车,骑行10min 回到原停放点,共行驶2km。小明在此过程中( )
A.路程为2km | B.位移为2km | C.平均速度为0.2m/s | D.最大速度为0.2m/s |
4.
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计时,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则这三段位移之比是( )
A.1∶4∶9 | B.1∶8∶27 | C.1∶2∶3 | D.1∶3∶5 |
7.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
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产生 |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8.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4Kg.取g=10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 )


A.5cm、10cm |
B.10cm、5cm |
C.15cm、10cm |
D.10cm、15cm |
9.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
10.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
A.a'=2a | B.a<a'<2a | C.a'>2a | D.a'=1.5a |
2.选择题- (共2题)
12.
几位同学在谈论新文化运动的话题,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组合(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提出“自强”与“求富”的口号
③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
④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⑤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3.多选题- (共4题)
13.
一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的值逐渐减小到零,又马上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
A.物体始终向西运动 |
B.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D.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其合力大小随着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
B.合力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
C.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
D.物体受5N、8N和12N三个共点力作用有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
15.
如图所示, B放在水平地面上, A放在B上,A、B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受三个力作用,B受四个力作用
B. B对A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 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B对A弹力与A对B的弹力相互抵消,所以A保持静止

A. A受三个力作用,B受四个力作用
B. B对A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 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B对A弹力与A对B的弹力相互抵消,所以A保持静止
16.
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 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 N.(sin 37°=0.6,cos 37°=0.8)。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当重物的重力为140 N时,AC、BC都不断,AC拉力比BC拉力大 |
B.当重物的重力为140 N时,AC、BC都不断,AC拉力比BC拉力小 |
C.要使AC、BC都不断,重物的重力最大为150 N |
D.当重物的重力逐渐增大时,AC绳先断 |
4.解答题- (共2题)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
取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
,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
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



18.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如果用与水平面成30°的力F拉它,产生1m/s2的加速度,求:(g取10m/s2)

(1)物体在前4秒内的位移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1)物体在前4秒内的位移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9.
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应在放开小车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 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那么打b点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应在放开小车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 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那么打b点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用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记录O点的位置及两分力的大小和________,此时与细绳O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只须读到0.1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A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_________A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用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记录O点的位置及两分力的大小和________,此时与细绳O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只须读到0.1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A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_________A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