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7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3

1.单选题(共5题)

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加速度方向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2.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是平均速度,  是位移
B. 是平均速度,  是路程
C. 是瞬时速度,  是位移
D.是瞬时速度,  是路程
3.
从三亚飞往西安的波音737航班,到达咸阳国际机场着陆的速度为60m/s,然后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则飞机在着陆后第14秒内的位移为 ( )
A.0mB.350mC.360mD.1330m
4.
重为20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力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如图所示,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g取10m/s2)(   )

A. 10N,水平向右 B. 10N,水平向左
C. 20N,水平向右 D. 20N,水平向左
5.
民间艺人用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
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 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2.选择题(共6题)

6.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7.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8.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9.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10.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1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3.多选题(共4题)

12.
如图所示,博尔特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路程是100 m决赛的两倍
C.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6 m/s
D.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2 m/s
13.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处,空心管长为,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 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14.
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15.
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的小球,小车静止,下列关于斜杆对小球的弹力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大小为,方向沿斜杆向上
B. 大小为,方向垂直斜杆向上
C.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D. 斜杆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解答题(共3题)

16.
子弹用4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   800m/s,穿出木板的速度是300m/s;
(1)子弹穿过木板时加速度是多大?
(2)木板的厚度是多少?
(3)如子弹打入一块同样质地的厚木块,子弹能打入多深?
17.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18.
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4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当弹簧拉长至15cm时,物体恰好被拉动,( 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1)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长至11cm时(物体在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物体静止时,若将弹簧拉长至13cm,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19.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_________.
20.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