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
B.第3s表示时刻 |
C.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 |
D.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 |
3.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木块紧圧在竖直墙壁上,当力F增大时,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受到墙壁的弹力增大
B. 物体A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增大
C. 物体A所受到的合力增大
D. 物体A所受到的合力减小

A. 物体A受到墙壁的弹力增大
B. 物体A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增大
C. 物体A所受到的合力增大
D. 物体A所受到的合力减小
4.
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相等,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
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从最小逐渐![]() |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 D.先增大后减小 |
5.
如图所示,两相互接触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现对两物块同时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设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则( )


A.FN=0 | B.0<FN<F |
C.F<FN<2F | D.FN>2F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2题)
7.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头1s内通过0.4m路程,则( )
A. 第1s末的速度为1.6m/s B. 加速度为0.8m/s2
C. 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D. 头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A. 第1s末的速度为1.6m/s B. 加速度为0.8m/s2
C. 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D. 头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8.
a、b、c三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 —t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 |
B.在0 —t3时间内,质点c的路程比质点b的路程大 |
C.质点a在时刻t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在时刻t1改变运动方向 |
D.在 t2 —t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
4.解答题- (共2题)
9.
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
(4)物体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t.

(1)物体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
(4)物体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t.
10.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滑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看成质点。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力F作用在木板M上,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1)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5.实验题- (共2题)
1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用作图法________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___);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N。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伸长量x(10-2m) | 0.74 | 1.80 | 2.80 | 3.72 | 4.60 | 5.58 | 6.42 |
用作图法________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___);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N。
1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总重力.
(2)一组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作出a与_______图象.
(3)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一F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一F图线,如图b所示.则两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总重力.
(2)一组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作出a与_______图象.
(3)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一F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一F图线,如图b所示.则两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