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中的“月在云中行”,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
B.郑州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8.00元(2公里内),其中“2公里”是指位移 |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不可当作质点。 |
D.位移的大小有可能等于它的路程 |
3.
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刹车后3秒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12m B. 12.5m C. 90m D. 126m
A. 12m B. 12.5m C. 90m D. 126m
4.
郑州站有一列火车,每节车厢长度均为25m,忽略车厢之间的空隙,假设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第一节车厢前端刚好有一个路牌,求第10节车厢经过路牌所用的时间为( )秒
A. 10
-15 B. 15
-15 C. 5
-15 D. 15
A. 10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4题)
10.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
B.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
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
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
11.
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 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9 m/s D. 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 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9 m/s D. 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12.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
13.
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3倍,甲、乙从高为H处先后1S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
B.下落过程中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
C.下落过程中,它们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
4.解答题- (共2题)
14.
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直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求杆:

(1)经过多少时间到达A点,
(2)杆通过A点的过程所需的时间。(g取10m/s2)

(1)经过多少时间到达A点,
(2)杆通过A点的过程所需的时间。(g取10m/s2)
15.
一辆汽车正以v0=3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约50m处有一个障碍物,立即以大小为8m/s2的加速度刹车。为了研究汽车经过2s是否撞上障碍物,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以下判断:
甲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
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乙同学也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
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问:以上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解答。
甲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
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乙同学也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
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问:以上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解答。
5.实验题- (共2题)
16.
如图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
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1)实验操作:应先_____,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实验结束后应立即_____.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操作:应先_____,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实验结束后应立即_____.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