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关于图中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实验使人类第一次发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 |
B.图②实验说明光是横波 |
C.图③实验中,从锌板射出的是光子,它来自于原子核的内部 |
D.图④实验中所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的,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2.
关于激光的应用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平行度非常好的特点 |
B.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使得可控核聚变成为可能 |
C.用激光束来切割或焊接浪硬的材料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
D.“激光测距雷达”和用激光读取DVD光盘上的信息是利用激光有相干性的特点 |
3.
一九二三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用旋转棱镜法较准确的测出了光速,其过程大致如下,选择两个距离已经精确测量过的山峰(距离为L),在第一个山峰上装一个强光源S,由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的镜面1上,被反射到放在第二个山峰的凹面镜B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经过望远镜,进入观测者的眼中.(如图所示)如果八面镜在电动机带动下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转动,当八面镜的转速为ω时,就可以在望远镜里重新看到光源的像,那么光速等于


A.![]() | B.![]() | C.![]() | D.![]()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光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
B.只有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少量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
C.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 |
D.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是因为电子穿过样品时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 |
5.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可用于医院里的消毒杀菌和地铁站的安检 |
B.γ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医学上用它治疗癌症 |
C.一切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红外线可用于加热、遥控和遥感 |
D.电磁波谱按粒子性从强到弱依次为γ射线、X射线、β射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 |
2.多选题- (共2题)
6.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s−t)关系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在0−20s内运动方向改变 |
B.该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 |
C.该质点在14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 |
D.该质点在10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 |
7.
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图8所示。关于照到M、N、P、Q点的单色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P、Q点的光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红、紫 |
B.M点的光的波动性较N点的光更显著 |
C.在同一单缝衍射装置上做实验,用P点的光得到的衍射图样的中央明纹宽度较Q点的光更窄 |
D.水中相同深度处有两个光源,其颜色分别与P、Q两点的光同色,在其正上方的水面之上,同等条件下观测,同P色的点光源在水下的像最深,且其照亮水面的面积最大 |
3.解答题- (共1题)
8.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

(1)物体沿斜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的大小;
(2)物体进入粗糙水平面后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的大小;
(3)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总时间为
.

时刻t(s) | tA=0.0 | t1=0.02 | t2=0.04 | … | t3=1.2 | t4=1.22 | t5=1.24 | … |
v(m/s) | vA=0.0 | v1=0.04 | v2=0.08 | … | v3=1.5 | v4=1.48 | v5=1.46 | … |
(1)物体沿斜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进入粗糙水平面后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3)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总时间为

4.实验题- (共2题)
9.
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③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另一位该同学准确的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后,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玻璃砖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图3所示,二实验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
②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③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另一位该同学准确的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后,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玻璃砖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图3所示,二实验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元件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___

A. a单缝b滤光片c双缝d光屏
B. 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C. 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D. 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___
A.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C.增大图中的b和d之间的距离
D.增大图中的c和d之间的距离
(1)如图所示,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元件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___

A. a单缝b滤光片c双缝d光屏
B. 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C. 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D. 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___
A.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C.增大图中的b和d之间的距离
D.增大图中的c和d之间的距离
(3)已知该装置中双缝间距d=0.36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40m,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分划板在A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所示,在B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所示,则B位置的示数为___mm;由以上所测数据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图样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n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