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
B.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
C.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加速度小的物体速度一定小 |
4.
当直升机倾斜飞行时,螺旋桨产生的升力
垂直于机身,升力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现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力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分力大小为![]() |
B.水平分力大小为![]() |
C.竖直分力大小为![]() |
D.竖直分力大小为![]() |
5.
如图所示,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AC垂直插入竖直墙内,杆的另一端装一质量不计的光滑小滑轮,一根轻细绳BCD跨过滑轮,绳子B端固定在墙上,且BC段与墙之间的夹角为60°,CD段竖直且足够长.一质量为
带孔的小球穿在细绳CD段上,小球以加速度
匀加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滑轮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为





A.![]() | B.![]() | C.![]() | D.![]() |
6.
如图所示,质量
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
的木板的右端,木板长
.开始木板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
.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与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
B.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
C.物块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
D.物块到达木板左端时木板前进的位移大小为![]() |
8.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沿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下滑,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是因为物体形变而产生的 |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斜面 |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D.物体匀加速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2.多选题- (共4题)
9.
甲、乙两小汽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零时刻两车相距
,两车运动过程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 ![]() |
B.当![]() ![]() |
C.![]() ![]() |
D.![]()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
C.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都一定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
D.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11.
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过单杠.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上拉开始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
B.在上拉结束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
C.在下放开始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
D.在下放结束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
1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2.0 kg的物块A、B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紧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B在水平外力F(图中未画出)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与A分离,已知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A.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大小为12 cm |
B.物块A、B分离时,所加外力F的大小为12 N |
C.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所用的时间为0.4 s |
D.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时,物块A的位移大小为0.04 m |
3.解答题- (共4题)
13.
动车组由成都火车东站上午
开出,
后速度均匀增加到
,上午
准时到达遂宁火车站,成都火车东站至遂宁火车站的里程为
. 试求:
(1)
动车组由成都火车东站开出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
动车组由成都火车东站开出到到达遂宁火车站过程的平均速率
.






(1)


(2)


15.
固定斜面的倾角为
,斜面上质量为
的物体
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物体
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
后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轻质光滑的小滑轮
下端悬挂质量为
的物体
,小滑轮
置于细绳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细绳与墙的夹角
,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
. 试求:

(1)物体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物体
静止在斜面上,
多大时,物体
所受摩擦力恰好为零.













(1)物体


(2)若物体



16.
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的木板平滑对接成的斜面轨道和足够长的水平轨道,斜面轨道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斜面轨道顶端高h=1.2m.
、
两滑块(均视为质点)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和
,开始时两滑块静止于斜面轨道顶端,两滑块经过斜面轨道底端时的速率不变. 不计空气阻力,取
,
,
,
,
. 试求:

(1)
、
两滑块沿斜面轨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和
(2)为使滑块
沿斜面轨道下滑后,滑块
追上滑块
时,滑块
恰好停止,则滑块
比滑块
滞后释放的时间
为多大?











(1)




(2)为使滑块







4.实验题- (共2题)
17.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
)所示,测出弹簧的原长(自然长度)
____
.
(2)如图(
)所示,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i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实验测出弹簧静止时的伸长量
,并作出
的关系图线如图(
).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____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作出的
图象的末端图象变弯曲的原因是:____.
(1)如图(



(2)如图(








(3)作出的

18.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他把砝码盘及盘中的砝码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力.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
应____小车的质量
.(填“≪”或 “
”或“≫”)
(2)实验中,必须的措施是____.
(3)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
,一次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
一定时,探究加速度
与所受合外力
的关系时,在作图过程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
关系如图3所示,图线未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



(2)实验中,必须的措施是____.
A.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直流电源上 |
B.桌面上放置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
C.在平衡摩擦力时,让砝码盘及盘中的砝码通过细绳拉着小车匀速运动即可 |
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




(4)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