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就越大 |
B.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是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C.选择不同参考系,质点的运动情况一定是不相同的 |
D.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其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跟路程不一定相等 |
3.
如图,某时刻 A、B 两质点相距 12m,A 保持 4m/s 的速度向右运动,B 的速度为 8m/s 且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m/s2,那么 A 追上 B 需用时


A.5s | B.6s |
C.7s | D.8s |
4.
如图,木块 a 与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受到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大小均为 F 的力作用,且保持静止状态,则


A.b 对 a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
B.b 对 a 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大小为 F |
5.
如图,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推力 F1、F2 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F1=7N,F2=2N,现将 F1撤去,则此时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


A.0 | B.2 N | C.5 N | D.7 N |
6.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时惯性越小 |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D.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来维持 |
7.
在 2018 年 8 月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选手谢思场在男子 3 米板跳水决赛中夺冠,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中的 12 连冠。则谢思场
A.在起跳加速上升过程中对跳板的压力大于跳板对他的支持力 |
B.在起跳加速上升过程中对跳板的压力大于他的重力 |
C.在离开跳板后的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
D.在入水前的下降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
8.
如图,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接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在竖直向下 F=2mg 的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撤去力 F,小球上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撤去力 F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2g |
B.小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
C.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小球速度最大 |
D.小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
2.多选题- (共4题)
9.
A、B 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位移 s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t1时刻,两质点相遇 |
B.t1 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
C.从 0 到 t1 时刻,A 比 B 运动慢 |
D.t1时刻前 B 在 A 前方,t1 时刻后 A 在 B 前方 |
11.
如图,质量为 m 的圆球放在两光滑挡板 M、N 之间,其中 M 与水平面夹角为α,N 始终保持竖直。缓慢转动 M 板,使夹角α由 60°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A.圆球对 M 的压力由![]() |
B.圆球对 M 的压力由 2mg 逐渐变小 |
C.圆球对 N 的压力由 2mg 逐渐变大 |
D.圆球对 N 的压力由![]() |
12.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

A. 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 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C. 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 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A. 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 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C. 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 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3.解答题- (共4题)
14.
如图,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环 A 与球 B 间用一轻绳相连,B 质量为 m。由于球 B 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 与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环 A 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球 B 受到轻绳的拉力大小;
(2)环 A 的质量。

(1)球 B 受到轻绳的拉力大小;
(2)环 A 的质量。
15.
某粮仓为了把大米送到一定高度处的储藏间,铺设如图所示的传输装置,其中 AB 为长度 L1=4m的水平传送带,CD 为长度 L2=9m、倾角θ=37°的倾斜传送带,两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可调。现将一袋大米无初速地放在 A 端,设米袋从 B 转移到 C 时速度大小不变,已知米袋与两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6, cos37°=0.8。现在对设备按照如下两种方式进行调试:

(1)使水平传送带以 v1=5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倾斜传送带不转动。求:
①米袋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距离;
②米袋沿倾斜传送带所能上滑的距离。
(2)使两条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 v2 顺时针匀速转动,为了使米袋能被运送到 D 端,试通过分析计算 v2 的最小值。

(1)使水平传送带以 v1=5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倾斜传送带不转动。求:
①米袋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距离;
②米袋沿倾斜传送带所能上滑的距离。
(2)使两条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 v2 顺时针匀速转动,为了使米袋能被运送到 D 端,试通过分析计算 v2 的最小值。
16.
如图甲,质量 m=1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t=0 时刻开始,水平拉力 F1=9N 作用于物体上,t1 时刻水平拉力大小变为 F2、方向不变。物体的运动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t1~ 3s 时间内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图乙中阴影部分)是 0~ t1 时间内的 6倍。已知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力 F1 的作用时间 t1;
(2)力 F2 的大小。
(1)力 F1 的作用时间 t1;
(2)力 F2 的大小。

4.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固定白纸,三根细线打一个结点 O,其中两根绕过定滑轮 A 和 B,三根细线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可知三根细线的拉力 TOA、TOB、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_。(多选)
A.钩码的个数 N1=N2=1,N3=2
B.钩码的个数 N1=N3=3,N2=5
C.钩码的个数 N1=N2=N3=4
D.钩码的个数 N1=3,N2=4,N3=5
(2)在实验过程中,下面步骤正确且必要的是_________
A.量出 OA、OB、OC 三段细线的长度
B.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细线之间的夹角
C.结点 O 的位置不能变
D.标记结点 O 的位置,并记录 OA、OB、OC 三段细线的方向
(3)在作图时,你认为_________图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_。(多选)
A.钩码的个数 N1=N2=1,N3=2
B.钩码的个数 N1=N3=3,N2=5
C.钩码的个数 N1=N2=N3=4
D.钩码的个数 N1=3,N2=4,N3=5
(2)在实验过程中,下面步骤正确且必要的是_________
A.量出 OA、OB、OC 三段细线的长度
B.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细线之间的夹角
C.结点 O 的位置不能变
D.标记结点 O 的位置,并记录 OA、OB、OC 三段细线的方向
(3)在作图时,你认为_________图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18.
图 a 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

(1)图 b 所示是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已知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测得:s1= 3.31cm,s2= 4.09cm,s3= 4.87cm,s4= 5.66cm,s5= 6.47cm,s6=7.27cm。则打点计时器打第 2 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v =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为 a =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条件下,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的关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 c 所示 a-F 图象,所得的图象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多选)


(1)图 b 所示是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已知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测得:s1= 3.31cm,s2= 4.09cm,s3= 4.87cm,s4= 5.66cm,s5= 6.47cm,s6=7.27cm。则打点计时器打第 2 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v =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为 a =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条件下,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的关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 c 所示 a-F 图象,所得的图象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多选)

A.木板右端垫块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 |
B.木板右端垫块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 |
C.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
D.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