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 |
B.宇宙飞船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在即将落地前用制动火箭使返回舱减速到某一安全值,在这段时间内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
2.
如图所示的直线和曲线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0到t1这段时间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 |
B.在0到t1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等于b车的位移 |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大于b车的平均速度 |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均速度 |
3.
目前我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 m |
B.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 |
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 |
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 |
5.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其重心又下降了h,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从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
B.在t2至t3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
C.t3时刻该同学加速度为零 |
D.在t3到t4时间内该同学的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
6.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然后返回,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A.物体从A到O点先加速后减速 |
B.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速度最大 |
C.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 |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2题)
9.
2008年8月17日,在北京奥运会3米跳水比赛中,我国跳水运动员郭晶晶成功卫冕冠军.如图所示为她跳水前的起跳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郭晶晶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跳板发生了形变 |
B.郭晶晶对跳板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 |
C.郭晶晶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板对她的作用力远大于她的重力 |
D.郭晶晶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对板的作用力远大于板对她的作用力 |
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
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
C.向左行驶、突然加速 |
D.向右行驶、突然加速 |
4.解答题- (共3题)
11.
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长?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长?
12.
如图所示,一小滑块静止在倾角为370的斜面底端,滑块受到外力冲击后,获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速度v0=4m/s,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已知sin370=0.60,cos370=0.80,g取10m/s2,求:

(1)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2)滑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1)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2)滑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13.
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对物体施F=20N的作用力,方向与水平成θ=370(sin370=0.6)角斜向上,如图所示(g=10m/s2)。

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若物体运动4s后撤去力F,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

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若物体运动4s后撤去力F,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4.
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中所示的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往后数5个点记为计数点1,从1点往后数5个点记为计数点2,类似得计数点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0cm、x2=7.50cm、x3=13.50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 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下列是某同学在做该实验的一些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A.拉橡皮筋的绳线要细长,实验中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B.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D.实验中,橡皮筋应该与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E.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实验中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和OC为绳线.O为橡皮筋与绳线的结点,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填F或F′)
(1)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下列是某同学在做该实验的一些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A.拉橡皮筋的绳线要细长,实验中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B.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D.实验中,橡皮筋应该与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E.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实验中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和OC为绳线.O为橡皮筋与绳线的结点,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填F或F′)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