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手机导航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km,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较短则有17.4km,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km,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走常规路线的19.8km指的是位移 |
B.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 |
C.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
D.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 |
2.
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10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中降落。在距地面2m时,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到达地面时恰好速度为零,则最后减速阶段返回舱的( )
A.加速度大小为5m/s2 | B.加速度大小为25m/s2 |
C.运动时间为5s | D.运动时间为100s |
3.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质量均为m的滑块,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现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力F作用在滑块B上,A、B刚好不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 ![]() | B. ![]() | C. ![]() | D. ![]() |
4.
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两臂平行和两臂张开,如图所示,都可以使自己慢慢向上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臂平行手臂用力较小,每个手臂拉力小于![]() |
B.两臂张开手臂用力较小,每个手臂拉力小于![]() |
C.两臂平行手臂用力较大,每个手臂拉力大于![]() |
D.两臂张开手臂用力较大,每个手臂拉力大于![]() |
6.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
、
的物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和
,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则












A.![]() ![]() | B.![]() ![]() |
C.![]() ![]() | D.![]() ![]() |
7.
如图所示,把一个玻璃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玻璃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
B.运动平面离漏斗口越近,玻璃球的线速度越大 |
C.运动平面离漏斗口越近,玻璃球所受支持力越大 |
D.若漏斗壁是粗糙的,停止晃动后,玻璃球将逐渐向漏斗口靠 |
8.
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I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a、b、c分别是I、Ⅱ、Ⅲ三个轮子边缘上的点(图中标出),则关于a、b、c三点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a:vb=r1:r2 | B.vb=vc |
C.ωa:ωb=r1:r2 | D.ωb=ωc |
2.多选题- (共4题)
9.
某人骑自行车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骑上一个长为30m的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则( )
A.他不能到达坡顶 |
B.他到达坡顶端需用10s时间 |
C.他到达坡顶端需用15s时间 |
D.他到达坡顶时的速度为1m/s |
10.
2018年,某城市引入了装配式住宅试点工程,装配式住宅是通过工厂预制房子主要部件,然后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组装起来,它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的优点。下图是塔式吊车在把住宅部件从地面竖直吊起过程中的图,则部件上升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t=3s时,部件处于超重状态 |
B.t=4.5s时,部件的速度在减小 |
C.t=5s和t=12s时,部件的速度方向相反 |
D.t=13s时,部件所受拉力小于重力 |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史上,最早正确指出“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可能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
12.
如图所示,一物体M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沿倾角θ=37°的粗糙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自顶端B点飞出后,垂直撞到高H=2.25m的竖直墙面上C点,又沿原轨迹返回。已知B、C两点的高度差h=0.45m,物体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M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
B.物体返回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
C.物体M沿斜面向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D.物体被墙面弹回后,从B点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0.4s |
3.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为某武装直升机拖曳扫雷具扫除水雷的演习示意图。扫雷具质量为m,当直升机匀速水平飞行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扫雷具受到的浮力为其重力的一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绳的质量。求:

(1)画出扫雷具的受力示意图;
(2)求绳子拉力的大小;
(3)求海水对扫雷具的水平阻力。

(1)画出扫雷具的受力示意图;
(2)求绳子拉力的大小;
(3)求海水对扫雷具的水平阻力。
14.
小王开车上一个斜坡时,突然一个小男孩追逐着一个球跑过来,小王紧急刹车,车轮与地面摩擦在坡路上划出5.4m长的痕迹后停住,幸好没有撞着孩子!孩子若无其事地跑开了,路边目睹了全过程的一位警察递过一张超速罚款单,并指出这条路的最高速度限制为30km/h。小王对当时的路况作了测算:路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37°,并查出轮胎与这种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6.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速?
(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速?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跳伞这项运动,但是由于城镇规模的扩大,空旷的跳伞降落地越来越小。某俱乐部为了适应这个现实,在降落伞上安装了一个装置,如果跳伞者发现下方有高楼或者是高山,可以启动该装置,瞬间给降落伞一个水平初速度。某跳伞运动员从A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B点时发现正下方有障碍物EDNM(其中ABCF在同一直线上,M、N、F点在地面上),于是开启装置,降落伞瞬间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其中CE=CD=l,AB高度为s,BC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切阻力。求

(1)该跳伞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和时间;
(2)若跳伞者在B点静止,此时启动装置瞬间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恰好越过D点,且落地后由于与地面碰撞只保留了水平速度,已知跳伞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跳伞者在地面上可以滑行的距离。

(1)该跳伞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和时间;
(2)若跳伞者在B点静止,此时启动装置瞬间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恰好越过D点,且落地后由于与地面碰撞只保留了水平速度,已知跳伞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跳伞者在地面上可以滑行的距离。
4.实验题- (共2题)
16.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一个步骤,图中AO是_____,OB和OC是细线。此时应记下O点的位置和_____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2)如图所示实验中测得拉B的弹簧秤的读数为1.50N,拉C的弹簧秤的读数为___N,已知白纸的宽为28cm,长为40cm,在用图示法画两个拉力时,用下列线段的长度代表1N,比较合理的是__

(1)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一个步骤,图中AO是_____,OB和OC是细线。此时应记下O点的位置和_____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2)如图所示实验中测得拉B的弹簧秤的读数为1.50N,拉C的弹簧秤的读数为___N,已知白纸的宽为28cm,长为40cm,在用图示法画两个拉力时,用下列线段的长度代表1N,比较合理的是__
A.lcm | B.5cm | C.15cm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