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关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a=![]() |
B.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
C.如果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
D.只要加速度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
2.
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A,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B,则在A、B落地之前,A、B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忽略不计)
A.保持不变 |
B.不断增大 |
C.不断减小 |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
3.
如图所示,细线a和b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个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细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a、b受到拉力分别为Ta和Tb,氢气球受到浮力为F,不计氢气球的重力,则


A.Ta <Tb |
B.Ta >Tb |
C.F=Ta |
D.F<Tb |
5.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
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
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 |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
6.
如图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绕绳装置,转动A、B改变绳的长度,使光滑挂钩下的重物C缓慢竖直下降。关于此过程中绳上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变 |
B.逐渐减小 |
C.逐渐增大 |
D.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大 |
7.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
B.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
C.A立即离开墙壁 |
D.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 |
8.
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
9.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典诗词是优秀文化的代表.从物理角度看古诗词会发现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四句诗词中涉及惯性知识的是
A.***的《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B.唐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C.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D.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轨道与水平轨道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a最先到达M点 |
B.球b最先到达M点 |
C.球c最先到达M点 |
D.球c先到M点,球b最后到M点 |
12.
如图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2 cm。现用一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然缩短2 cm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可能为


A.10 N | B.20 N | C.50 N | D.60 N |
13.
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光滑的小定滑轮,细线的一端绕过定滑轮,今将小球从图示位置缓慢地拉至B点,在小球到达B点前的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N,细线的T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N不变 |
B.N变小 |
C.T变小 |
D.T变大 |
4.解答题- (共3题)
14.
一辆汽车以v0=20m/s速率在某市郊区超速行驶。当这辆违章车驶过某一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a=2.5m/s2的加速度追击。假如两车都做直线运动,警车的最高限速为vmax=30m/s。问
⑴作出两车运动的示意图
⑵警车何时能够截获这辆违章车?
⑶警车在追击过程中,离违章车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⑴作出两车运动的示意图
⑵警车何时能够截获这辆违章车?
⑶警车在追击过程中,离违章车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15.
如图,质量M=2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
kg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A、B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已知g=10 m/s2,
。求

⑴运动过程中轻绳对B球的拉力T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⑵水平杆对木块A的弹力FN及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⑴运动过程中轻绳对B球的拉力T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⑵水平杆对木块A的弹力FN及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6.
有一水平传送带以v0=2.0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水平部分长L=2.0 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 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sin 37°=0.6

⑴物块从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的时间t
⑵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距离
⑶求物块从出发到4.5 s末通过的路程

⑴物块从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的时间t
⑵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距离
⑶求物块从出发到4.5 s末通过的路程
5.实验题- (共2题)
17.
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合力的实验值.
(3)(多选)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合力的实验值.
(3)(多选)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
18.
某次“探究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和质量m的关系”时,实验如下



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角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重新调节木板倾角
⑵图甲为实验装置图。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段纸带,计数点A、B、C、D、E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进行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直线没有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⑷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质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小车加速度a、质量m及其对应的
的数据如表中所示:


①.在图示的坐标纸中画出物体的a-
图线_______;
②根据作出的a-
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角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重新调节木板倾角
⑵图甲为实验装置图。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段纸带,计数点A、B、C、D、E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进行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直线没有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⑷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质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小车加速度a、质量m及其对应的



①.在图示的坐标纸中画出物体的a-

②根据作出的a-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