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
2.
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垂直于墙壁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F=50N,现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g取10m/s2,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10N | B.50N | C.15N | D.20N |
4.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力F推m,如右下图所示,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 )


A.物体m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 |
B.物体m所受的弹力逐渐减少 |
C.物体m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加 |
D.物体m所受的合力不变 |
5.
如图所示,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A、B用跨过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接,物块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用f和N分别表示水平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那么若将物块B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块B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f和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N都增大 B. f、N都减小
C. f增大,N减小 D. f减小,N增大

A. f、N都增大 B. f、N都减小
C. f增大,N减小 D. f减小,N增大
6.
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 cm。当弹簧下端挂2.0 N的重物时,伸长1.0 cm;则当弹簧下端挂8.0 N的重物时,弹簧长( )
A.4.0 cm | B.14.0 cm | C.8.0 cm | D.18.0 cm |
7.
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
8.
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对墙的压力与水平外力F是一对平衡力 |
B.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
D.水平外力F与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 ![]() |
2.多选题- (共4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会有弹力 |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
3.解答题- (共4题)
17.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
(2)物块在3﹣6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质量是多少?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
(2)物块在3﹣6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质量是多少?
18.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2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在倾角为37°,F=12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5s时撤去F,(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3)物体共行驶的总位移是多少?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3)物体共行驶的总位移是多少?
4.实验题- (共2题)
19.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