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如图,粗实线是某同学晨练的轨迹图,用时32分11秒,跑步5公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A.“5公里”指的是该同学的位移 |
B.“5公里”指的是该同学的路程 |
C.“32分11秒”指的是时刻 |
D.该同学的位移方向由终点指向起点 |
2.
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指的是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时间,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下表是几款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请选出平均加速度最大的汽车类型
汽车类型 | 甲 | 乙 | 丙 | 丁 |
百公里加速时间 | 14.9s | 10.5s | 8.6s | 6.8s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3.
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则该物体(取g = 10m/s2)
A.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 | B.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5m/s |
C.第1s内下落的高度是20m | D.第1s内下落的高度是10m |
5.
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只受两个力作用 |
B.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
C.小球一定受到斜面对它的作用力 |
D.小球可能只受重力 |
10.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分别经三个粗糙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C1、C2、C3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C3处重力做功最多 |
B.物体到达C2处重力做功最多 |
C.物体到达C1处重力做功最多 |
D.物体到达C1、C2、C3处重力做功相等 |
11.
汽车质量为3000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则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g取10m/s2)
A.5m/s | B.10m/s | C.15 m/s | D.20 m/s |
2.解答题- (共3题)
12.
“复兴号高速列车”由甲站开往乙站,列车以a1=0.4m/s2的加速度启动,加速250s后匀速运动了600s,再减速运动200s后刚好停在乙车站。设甲、乙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列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求:
(1)列车匀速时的速度大小;
(2)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
(3)甲站到乙站的距离。
(1)列车匀速时的速度大小;
(2)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
(3)甲站到乙站的距离。
13.
如图所示,小张同学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质量m=40kg的木箱,木箱处于静止状态。(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
(2)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1)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
(2)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14.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的AB两点间距为L=2.25m,光滑斜面倾角为θ=30°,水平面与斜面平滑衔接。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以v0 =5m/s的初速度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恰好运动到斜面的最高点C。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1)物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
(3)斜面的长度。

(1)物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
(3)斜面的长度。
3.实验题- (共2题)
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与“A”计数点对齐,下列表格中已填入B、C、E三点在刻度尺上的数值,请你将D的数值填入表格中_____。
(1)

(2)在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 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计数点 | B | C | D | E |
测量值/cm | 1.30 | 2.77 | | 6.20 |
(2)在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 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6.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1)上述C、E步骤中有重要遗漏,分别是:
C中遗漏的是:________;
E中遗漏的是:________。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则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
C.用两只已调零的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 |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
C中遗漏的是:________;
E中遗漏的是:________。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则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