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在某处以初速度20 m/s竖直向上抛出A球后,又以同样速度竖直向上抛出B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2 s,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
A.A球在上升过程中与B球相遇 |
B.B球在下降过程中与A球相遇 |
C.A球抛出后,经过3 s与B球相遇 |
D.B球抛出后,经过2 s与A球相遇 |
2.
如图所示,轻杆BC的一端用铰链接于C,另一端悬挂重物G,并用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力拉住,开始时,∠BCA>90°,现用拉力F使∠BCA缓慢减小,直线BC接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BC所受的压力( )


A.保持不变 | B.逐渐增大 | C.逐渐减小 | D.先增大后减小 |
3.
如图所示,半球形物体A和小球B紧靠着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忽略小球B表面的摩擦,用水平力F沿物体A表面将小球B缓慢拉至物体A的最高点C,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4个力的作用 |
B.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 |
C.小球B对物体A的压力大小始终不变 |
D.小球B对物体A的压力大小一直增加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木板上.木板与物块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使木板和物块共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与物块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0 | B.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
C.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 D.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g |
5.
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上,电梯以恒定加速度a启动过程中,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N和Ff.若电梯启动加速度减小为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变为![]() |
B.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变为![]() |
C.电梯加速启动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
D.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之比为![]() |
2.多选题- (共3题)
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交警测速的工作示意图,B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7.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时,A的加速度为
C. 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C. 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8.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前8s内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
B.物体在8 s末离出发点最远 |
C.物体在2~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D.物体在0~4 s和在4~8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
3.解答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并以v=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L=16 m,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0.
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现用水平恒力F=6.0 N向右拉长木板,使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相对滑动,经过t=1.0 s撤去力F.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没有从长木板上掉下.求:

(1)撤去力F时小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各是多大?
(2)小滑块相对长木板静止时,小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总位移.

(1)撤去力F时小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各是多大?
(2)小滑块相对长木板静止时,小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总位移.
11.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4N作用下,由斜面底端从静止开始运动,2s后撤去F,前2s内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力F后1.8s时间内小物体的位移.

(1)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力F后1.8s时间内小物体的位移.
4.实验题- (共2题)
12.
某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

(1)如图a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是Δt1、Δt2,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用题中的符号L、d、Δt1、Δt2表示).
(2)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________法(填物理方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规律.
(3)甲、乙两名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a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是Δt1、Δt2,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用题中的符号L、d、Δt1、Δt2表示).
(2)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________法(填物理方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规律.
(3)甲、乙两名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