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4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5

1.单选题(共6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的翻杠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站在铁路旁的人,若测定一列火车通过他所用的时间,则火车不可视为质点;若描述乘客在车厢内的运动情况,则以地面为参考系最好
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则物体的位移不同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可将铅球视为质点
2.
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A.B.C.D.
3.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B.
C.
D.
4.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该质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C.该质点在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D.前2 s内的位移为8 m
5.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b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b两车相遇,且运动方向相反
B.在时刻t2a车追上b车,且运动方向相同
C.在t1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在t1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
6.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 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2.多选题(共7题)

7.
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并研究加速度概念的科学家,哲学家罗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加速度的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8.
一只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速度v的大小与距老鼠洞中心的距离s成反比,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距离s1=1m的A点时,速度大小为v=20cm/s,则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s2=2m的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鼠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0cm/s
B.老鼠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0cm/s
C.老鼠从A点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7.5s
D.老鼠从A点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
9.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经过时间运动位移为,速度变为,则在这段时间内
A.平均速度是
B.平均速度是
C.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
D.中间位罝的瞬时速度是
10.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2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2s时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物体在3s内通过的位移为3m
D.物体在3s内平均速度为3m/s
11.
在遇到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时,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不足100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时,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图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v-t图像,由此可知(  )
A.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是乙车加速度的2倍
B.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C.两车相撞可能发生在乙车停止后
D.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100m
12.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x­t)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 m/s2t=3 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am/s
B.t=3 s时a车和b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
C.t=1 s时b车的速度为10 m/s
D.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 m
13.
如图,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4 m
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 m

3.解答题(共5题)

14.
某同学百米短跑成绩是12.6s.跑动过程中他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以及他在每1s内的平均速度见表.
时刻/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2.6
位置/m
0
1.0
3.0
8.5
16.5
26.0
36.5
47.0
56.5
65.5
74.5
84.0
94.0
100
平均速度/(m/s)
1.0
2.0
5.5
8.0
9.5
10.5
10.5
9.5
9.0
9.0
9.5
10.0
10.0
 
根据表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试根据图象讨论下列问题.

(1)在x-t图象[图(甲)]中,△x/△t表示什么?
(2)当△t→0时,QPPQ变为P点的切线,切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3)在根据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画出的图象[图(乙)]中,每个细长的矩形面积表示什么?
(4)找出每个细长的矩形顶边的中点,连接这些中点形成如图(乙)所示的一条曲线.能否把它看做是v-t图象?简述理由.
15.
如图所示,小球在光滑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且经过两段的时间间隔分别为,且,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
(3)小球能沿斜面上滑最大的距离.
16.
图中装置可用来探究物块的运动情况,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为s,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所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AtB,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
(1)遮光片到达光电门A处瞬时速度VA=________
(2)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
(3)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17.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车在前, 速度为v="9.5m/s," B车在后,速度 v="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440.5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问:
(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通过定量计算判断)
(2)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2s后匀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18.
2017 年 4 月 18 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权威数据机构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拥堵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济南,重庆排名第六,成都排名第三十一。如图所示为某高峰时段成都街头一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1 =0.90s 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2=0.70s 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4.实验题(共1题)

19.
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
(1)用一条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该同学发现有如图1中的两种穿法,感到有点犹豫。你认为(___)(选填“A“或“B”)的穿法效果更好。

(2)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距离时如图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0.02s打一个点,则B点对应的速度vB=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3)某实验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利用同一条纸带分别作出了如图3所示的四幅vt图象,其中最规范的是_____由此图象得到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4)若实验时电源频率大于50 Hz,则打下“B”点时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测量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