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4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9

1.单选题(共8题)

1.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BA的前面
B.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C.Bt2时刻追上A,此后运动在A的前面
D.B运动的速度始终比A
2.
在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0 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10s~15s内减速运动,15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员在t=15 s时打开降落伞
D.10 s~15s内运动员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3.
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实验: 在一个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一个铜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能用来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x1-x2=x2-x3D.
4.
一个小球以12m/s的速度冲上一个足够长的斜面,当它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8m/s,若小球上滑和下滑阶段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时间之比为3:2
B.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位移大小之比为3:2
C.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3
D.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5.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n个1s内位移为1m,其加速度大小为(   )
A.B.C.D.
6.
物体在直线上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ns内的位移是nm,由此可知(  )
A.物体肯定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初速度为0
C.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7.
甲汽车以10米/秒速度匀速前进,乙汽车同时同地同向匀加速前进,一开始由于甲的速度比乙大,所以甲超过乙,经过10秒钟乙追上甲,又经过10秒钟乙超过甲100米,则乙追上甲时的速度为(    )
A.10米/秒B.15米/秒C.20米/秒D.25米/秒
8.
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a1=﹣2.5m/s2,a2=﹣2.5m/s2
B.a1=﹣3.5m/s2,a2=﹣3.5m/s2
C.a1=﹣2.5m/s2,a2=﹣3.5m/s2
D.a1=3.5m/s2,a2=﹣3.5m/s2

2.选择题(共4题)

9.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10.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11.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12.已知个面向量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满足| {#mathml#}a{#/mathml#} |=1,| {#mathml#}a{#/mathml#} ﹣2 {#mathml#}b{#/mathml#} |= {#mathml#}21{#/mathml#} ,且 {#mathml#}a{#/mathml#} 与 {#mathml#}b{#/mathml#} 夹角为120°,则| {#mathml#}b{#/mathml#} |={#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5题)

13.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已知1海里=1852米。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C.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14.
一质点从O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间距离为7m,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是A点的4倍,经过ABBC段的时间都为2s,则质点的加速度a和OA间距离s分别为
A.B.C.D.
15.
下列有关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220V交流电源
B.研究小车运动规律时计时器应该先通电,后让小车运动
C.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与电源电压有关
D.利用纸带上的点能精确的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E. 当纸带运动速度增大时,两点的间距增大
16.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运动过程的位移(单位m)与速度(单位m/s)的关系式为x=(25-v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汽车做匀减速且加速度大小为1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s
C.t=0时刻汽车的初速度为25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25m
17.
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4.解答题(共5题)

18.
质点从A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s向东运动了20m到达B点,在B点停了2s后又向西运动,经过5s前进了60m到达A点西侧的C点。求:
(1)质点运动的总路程
(2)质点从A点到C点平均速度大小及方向
19.
小明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测滑块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0 cm的遮光片,沿倾斜气垫导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计时器记录了遮光片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10 s,小明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距离为20.00cm,则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20.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遇红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4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摩托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超过汽车,问:
(1)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摩托车?
(2)汽车从路口开始加速起,在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1.
现有A、B两物体同向行驶,A在前其速度vA=10m/s,B在后速度vB=30m/s.当两者相距350m时B立即匀减速,但要运动1800m才能够停止。求: 
(1)B物体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B物体减速8s后,A立即以加速度a=0.5m/s2加速前进,计算说明两物体是否会碰撞
22.
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5.实验题(共1题)

23.
小明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打点计时器得到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且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来。其中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
(1)打A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在测量5、6两点间距时刻度尺摆放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x6=_________
(3)由纸带上各点间距离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