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3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6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2.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B.爱因斯坦
C.伽利略D.牛顿
3.
如下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摩擦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斜面的摩擦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斜面的摩擦力
4.
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与地球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D.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5.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B.
C.D.

2.多选题(共3题)

6.
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
7.
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5 N、7 N、8 N
B.10 N、10 N、10 N
C.2 N、5 N、10 N
D.5 N、1 N、3 N
8.
如图所示,物块ab的质量均为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
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

3.解答题(共2题)

9.
一辆汽车刹车前速度为90km/h,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求:
(1)汽车刹车开始后5s内滑行的距离x0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时所经历的时间t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

4.实验题(共2题)

1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连续打出的实验点作为计数点1、2、3、4、5、6、7、8、9等,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12.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填写F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