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 B.爱因斯坦 |
C.伽利略 | D.牛顿 |
3.
如下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摩擦力 |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
C.重力、斜面的弹力、斜面的摩擦力 |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斜面的摩擦力 |
5.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3题)
6.
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 |
7.
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5 N、7 N、8 N |
B.10 N、10 N、10 N |
C.2 N、5 N、10 N |
D.5 N、1 N、3 N |
8.
如图所示,物块a、b的质量均为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 |
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
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
D.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 |
3.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
4.实验题- (共2题)
1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连续打出的实验点作为计数点1、2、3、4、5、6、7、8、9等,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连续打出的实验点作为计数点1、2、3、4、5、6、7、8、9等,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