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3.
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等间距地分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相邻两球的距离等于A球到地面的距离。现让四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抛物线上 |
B.A、B落地时间间隔大于C、D落地时间间隔 |
C.四个小球中相邻两个小球的落地点间距相等 |
D.四个小球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
4.
如图所示,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长为L的轻绳连在一起,L<R。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位置上,甲、乙连线正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不得超过(两物体看作质点):


A.![]() | B.![]() | C.![]() | D.![]() |
6.
有关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哥白尼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
B.开普勒对行星运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基础仍然是地心说 |
C.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
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相等 |
7.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B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组成系统。该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相同加速度保持间距不变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的总动能为2Ek时撤去水平力F,最后系统停止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撤去拉力F到系统停止运动的过程中:


A.物体A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Ek |
B.外力对物体A所做总功的绝对值大于Ek |
C.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系统的总动能2Ek |
D.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 |
2.多选题- (共5题)
8.
图为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皮带上,运动员双手抓好扶手,脚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


A.运动员对皮带的摩擦力主要是滑动摩擦力 |
B.运动员健身时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
C.运动员对皮带做功的功率mg·v·sinα |
D.运动员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
9.
一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另一端在某点固定。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
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 |
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 |
10.
如图所示,刻度尺水平放置并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刻度尺上方。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同时一支铅笔的笔尖从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由静止开始紧贴此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铅笔笔尖的运动及其所留下的痕迹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笔尖在竖直平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 |
B.笔尖在竖直平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
C.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
D.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
11.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于2016年1月启动了火星探测计划。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假设将来人类登上火星考察后,乘坐宇宙飞船离开火星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先将卫星发射至圆形轨道Ⅰ,稳定后经短时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Ⅱ运行,稳定后经再次短时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Ⅲ运行,轨道Ⅰ、Ⅱ、Ⅲ相切于P点,Q为轨道Ⅱ上离火星最远的点(如图)。则当飞船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以相同的轨道半径绕火星和绕地球运动,其周期相同 |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 |
C.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 |
D.飞船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
12.
如图所示,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其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若已知一个极地轨道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视为均匀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已知量可以求出:


A.该卫星的运行周期 | B.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
C.该卫星的质量 | D.地球的质量 |
3.解答题- (共3题)
13.
较偏远的农村盖房,为夯实地基,需要用夯锤打夯。如图所示,夯锤固定有四个把手,打夯时四个人分别握住一个把手,同时向上用力将夯锤提起,经一定时间后同时松手,夯锤落至地面将地基砸实。某次打夯时,设夯锤的质量为80千克,将夯锤由静止提起时,每个人都对夯锤施加竖直向上的恒力,大小均为250牛顿,施力持续时间0.6秒后同时松手,夯锤落地时将水平地面砸出2厘米深的一个凹痕。g取10m/s2,求:

(1)松手时夯锤获得的速度大小;
(2)夯锤到达最高处时离地面的高度;
(3)夯锤落地时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

(1)松手时夯锤获得的速度大小;
(2)夯锤到达最高处时离地面的高度;
(3)夯锤落地时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
14.
宇航员搭乘航天飞机去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太空望远镜位于离地球表面h高度的圆形轨道上,宇航员使航天飞机进入与太空望远镜相同的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飞机内,一质量为m的宇航员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航天飞机在此轨道上的速率和周期是多少?
(1)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飞机内,一质量为m的宇航员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航天飞机在此轨道上的速率和周期是多少?
15.
如图所示,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倾斜直轨AB与水平直轨CD长均为
,小环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3。圆弧形轨道APD和BQC均光滑,BQC的半径为
,APD的半径为
,AB、CD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O2A、O1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 =37°.现有一质量为
的小环穿在滑轨上,以某一初速度
从B点开始沿AB向上运动,并恰能通过滑轨最高点,经过轨道连接处均无能量损失。g取10m/s2,
,
,
,
,
,
.求:

(1)小球从B点出发的初速度v0;
(2)小球第一次到达圆弧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最后停在何处.












(1)小球从B点出发的初速度v0;
(2)小球第一次到达圆弧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最后停在何处.
4.实验题- (共2题)
1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就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O点为起始点,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点O、A间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C点的速度为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重锤的动能为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和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

(2)利用该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则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___.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在重锤带着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的值为g,则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O点为起始点,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点O、A间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C点的速度为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重锤的动能为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和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

(2)利用该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则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___.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在重锤带着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的值为g,则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