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31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1

1.单选题(共6题)

1.
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内位移为,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运动距离h时,BA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刚分离时,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B.BA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
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D.在BA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m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m/sB.m/sC.m/sD.m/s
4.
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TEkS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
A.TATBB.EKA >EKBC.SA=SBD.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现用水平拉力F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
A.若拉力为恒力,则拉力F做的功为FLcosθ
B.若拉力为恒力,则拉力F做的功为mgL(1-cos θ)
C.若缓慢拉动小球,则拉力F做的功为FLsinθ
D.若缓慢拉动小球,则拉力F做的功为mgL(1-cos θ)
6.
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W=0,Q=mv2
B.W=0,Q=2mv2
C.W=Q=mv2
D.W=mv2Q=2mv2

2.选择题(共3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9.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BC边上,将△AB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CE,连接DE,则图中与∠BAD相等的角,除∠CAE外,还有角{#blank#}1{#/blank#}.(用三个字母表示该角)

3.多选题(共6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小球O,放在倾角均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小球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斜面对球O弹力最大
B.丙图中斜面对球O弹力最小
C.乙图中挡板MN对球O弹力最小
D.丙图中挡板MN对球O弹力最小
11.
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
12.
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13.
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图示表示发生碰撞前后的vt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  )

A. AB的质量比为3∶2
B. AB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
C. AB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守恒
D. AB作用前后总动能不变
14.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

A.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槽不做功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
15.
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开始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下降的高度为h,速度变为v,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
A.m(vv0)B.mgtC.mD.m

4.解答题(共2题)

16.
(9分)如图,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

(i)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ii)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17.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P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缓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推力做的功为WF=6 J.撤去推力后,小物块P沿桌面滑动到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靠在桌子边缘C点的平板小车Q上,且恰好物块P在小车Q上不滑出去(不掉下小车).小车的上表面与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PQ质量分别为m=1 kg、M=4 kg,AB间距离为L1=5 cm,A离桌子边缘C点的距离为L2=90 cm,P与桌面及PQ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g=10 m/s2,试求:
(1)把小物块推到B处时,弹簧获得的弹性势能;
(2)Q的长度.

5.实验题(共2题)

18.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 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如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将起始点记为O,并在离O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6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ABCDEF,量出各点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h6,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设重锤质量为m,则在打E点时重锤的动能为________,在打O点和E点这段时间内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为了测定阻力大小,可算出(2)问中纸带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v1v6, 并作vn2hn图象,如图所示,直线斜率为k,则可测出阻力大小为________.
19.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2)经测定,m1=45.0 g,m2=7.5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p1′,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他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纸带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