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全真高考+名校模拟题分项解析---运动的描述

适用年级:
试卷号:93223

试卷类型:会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5

1.单选题(共8题)

1.
关于矢量和标量的正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矢量的正负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
B. 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正值与负值方向相反
C. 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
D. 标量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2.
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
B.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
C.超声波的速度为
D.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3.
某人驾车从“浙江省余姚中学”开往“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常规路线”中的“121.0km”是指位移大小
C.图中显示的“1小时41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D.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10km,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10km/h
4.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位移)—t(时间)图象,则
A.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
B.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C.汽车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
5.
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发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重力,说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
B.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
C.枪筒里的子弹,扣动扳机火药刚刚爆炸的瞬间,尽管子弹的速度接近零,但子弹的加速度可以达到,说明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流强度就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6.
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该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关于他的著作《墨经》中对物理知识的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就是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动
B.力是物体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的原因
C.重量也是力,物体下坠、上举,都是重量作用的结果
D.时间可以是有限长度的,也可以是没有长度的时刻
7.
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
A. 速度、位移    B. 速度、路程    C. 速率、位移    D. 速率、路程
8.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会相遇,但不在1s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时相距4m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反
D.在5s内两质点速度方向一直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