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2.
在物理学中,如果要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使用速度这个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可以用公式
来表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这里采用了用两个物理量(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新物理量(速度)的方法,当![]() |
B.物体在从![]() ![]() ![]() ![]() ![]() |
C.一个物体先后两次从甲地到乙地,第一次沿直线运动,第二次沿曲线运动,若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则两次的平均速度大小是不相同的 |
D.公式![]() |
3.
一辆小汽车起步时在
内速度达到
,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要
,一架飞机在地面从静止到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约
内速度由
增加到约
,由此可判断( )






A.小汽车的速度增加得最快 | B.飞机的加速度最大 |
C.火车的速度最小 | D.启动经![]() |
5.
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以加速度大小
沿平直公路行驶,经过时间
行程为
时发现有一乘客没有上车,立即刹车;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经时间
,行程为
时停止,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图象,图中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
B.该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C.该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
D.该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
7.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 |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
C.根据速度定义式v=![]() ![]()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B.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大小 |
C.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
D.如果物体有几何中心,则该几何中心就是重心位置 |
11.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 | B.F1=F2<F3 | C.F1=F3>F2 | D.F3>F1>F2 |
12.
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
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9题)
15.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时,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就会减小 |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5m/s2比-2m/s2小 |
C.物体的速度等于0,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0 |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度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
16.
(题文)小球做单向的直线运动,在第
内通过的位移为
,第
内通过的位移为
,在第
内通过的位移为
,在第
内通过的位移为
,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 ![]() |
B.小球在第![]() ![]() ![]() |
C.小球在![]() ![]() |
D.小球在这![]() |
17.
B.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C. 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D. 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2, 位移为x,则
A.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B.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C. 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D. 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18.
如图所示,某同学拿一个长约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形状和质量都不相同的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第一次打开开关使管内空气与大气连通,把玻璃筒倒过来,观察这些物体下落的情况.第二次他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去,关闭开关,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抽气前,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时间相同 |
B.抽气后,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时间相同 |
C.抽气后,在赤道和北京分别做该实验,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略有差异 |
D.抽气前和抽气后,羽毛下落均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
19.
甲物体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该处有另一物体乙开始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由上述条件( )
A.可求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 |
B.不能求乙追上甲时乙走的路程 |
C.可求乙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 |
D.可求乙的加速度 |
20.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A.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
B.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5 m/s |
C.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2 |
D.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
21.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
22.
水平地面上放有木块
、
重力分别为
和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与
、
相连接的轻弹被压缩了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
上,如图所示,力
作用后( )

A. 木板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B. B. 木块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D. 木块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A. 木板


B. B. 木块


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D. 木块


4.解答题- (共4题)
26.
有一重为
的木箱在一原长为
、劲度系数为
轻质弹簧水平拉力
作用下,当弹簧伸长到
时,(在弹性限度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动,求此时

(1)这个弹簧的弹力大小.
(2)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这个弹簧的弹力大小.
(2)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7.
正以30m/s的速率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接一垂危病人上车.列车先以加速度大小0.6m/s2做匀减速运动,恰到该小站停止,停车lmin后再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启动,直到恢复原速行驶.(列车始终沿直线运动),求:
(1)该列车匀减速运动到停车走了多少位移.
(2)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多长时间.
(1)该列车匀减速运动到停车走了多少位移.
(2)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多长时间.
5.实验题- (共4题)
28.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得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
,每隔
打出一个点),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图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
个点迹未画出.研究小车的运动则:

(1)小车向__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图中的
、
、
、
、
、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而计算时仍按
,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1)小车向__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图中的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29.
为测定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
的遮光板.滑块由静止释放后依次通过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
和
,用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为
,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为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
到开始遮住光电门
的时间间隔为
.由此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











30.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不受力时的长度如图a所示,当在弹簧下挂重
的钩码时如图b所示.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该弹簧原长为![]() |
B.挂![]() ![]() |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D.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9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