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小李坐公共汽车从荔城到天河,途经如图所示的各站.全程长约60km,所用时间约1.5h.小李始终观察着汽车的速度表,记录下全程车速的最大值为60km/h,最小值为零.请你估算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 )


A.30km/h | B.40km/h | C.50km/h | D.60 km/h |
3.
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若空气阻力作用不计,仅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不能计算出楼房高度的是
A.石子下落的时间 | B.石子下落头1s内的位移 |
C.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 D.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
7.
某同学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时他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如图是他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
C.作用力变化在先,反作用力变化在后 |
D.两个物体一定都处于平衡状态 |
8.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火箭把嫦娥二号送入远地点高度接近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轨道设计,嫦娥二号约用5天即可到达月球,嫦娥二号环月轨道的高度从嫦娥一号的200公里降到了1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时59分57秒”是时间 |
B.“5天”是时刻 |
C.嫦娥二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
D.在观测嫦娥二号绕月运行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10.
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


A.经3 s,汽车的速度为0 | B.经3 s,汽车的速度为6 m/s |
C.经3 s,汽车的位移为9 m | D.经3 s,汽车的位移为12 m |
11.
图是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落体运动实验时,用频闪连续拍照的方法获得的,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比纸片先落地 |
B.图(a)中纸团先落地是因为纸团所受空气阻力较纸片小 |
C.从图(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铅球和木球同时落地 |
D.图(b)中两球同时落地时因为两球一样重 |
12.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小明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A.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 |
B.电梯可能在向下运动 |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
4.解答题- (共3题)
13.
某市区的路边交通警示牌有如图所示标记,表示在该路段汽车的限速是40km/h.则:

(1)该限速所指的是瞬时速度不得超过40km/h还是平均速度不得超过40km/h?
(2)有一辆汽车遇到情况后紧急刹车,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s汽车最终停下,请分析说明:该汽车是否违章行驶?
(3)有一辆汽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1.5s停下,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x=9m,请分析说明:该汽车是否违章行驶?

(1)该限速所指的是瞬时速度不得超过40km/h还是平均速度不得超过40km/h?
(2)有一辆汽车遇到情况后紧急刹车,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s汽车最终停下,请分析说明:该汽车是否违章行驶?
(3)有一辆汽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1.5s停下,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x=9m,请分析说明:该汽车是否违章行驶?
14.
如图,将一木块置于电子平台秤上,台秤的读数如图甲所示.然后用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于木块上,当木块刚要运动时台秤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拉力的大小为多少牛顿?
(2)木块与台秤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如果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将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53°,木块能否被拉动,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1)拉力的大小为多少牛顿?
(2)木块与台秤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如果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将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53°,木块能否被拉动,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15.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4m/s从长度为SAB=5m的粗糙斜面顶端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斜面的末端B与传送带用光滑弧形相接,假设物体滑到B以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马上变为水平向右,传送带始终保持v=2m/s的速率顺时针运行,已知传送带长度SBC=5m,物体与斜面及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物体从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多大?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
(3)物体从斜面顶端A运动到传送带末端C所用的总时间t为多少?

(1)物体从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多大?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
(3)物体从斜面顶端A运动到传送带末端C所用的总时间t为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6.
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小车做_______________运动。
(2)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若s1=2.02cm,s2=4.00cm,s3=6.01cm,则B点的速度为:vB=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图线.从a-
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______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小车做_______________运动。
(2)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若s1=2.02cm,s2=4.00cm,s3=6.01cm,则B点的速度为:vB=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