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期初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304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3

1.单选题(共18题)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B.动能C.力D.加速度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 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C. 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 500 m
D.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3.
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
4.
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位移是(  )
A.
B.
C.
D.
5.
从高处释放一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
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加D.与两石子的质量有关
6.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筋A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另一端B拉到同一位置O。为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互相垂直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D.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必须相等
7.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8.
已知两个力的合力为20 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8 N、7 N
B.10 N、20 N
C.18 N、18 N
D.20 N、28 N
9.
歼击机在进人战斗状态时要扔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C.增大加速度,使状态不易变化
D.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10.
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位移大小x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A.x和v都始终增大B.x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v先增大后减小,x始终增大D.x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11.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 )
A.线速度B.角速度C.周期D.频率
12.
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引力为( )
A.B.C.D.
13.
某同学早晨骑自行车上学,他从家门出发,若以4.0 m/s 的平均速度行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100N,用时15分钟,则他上学过程中的平均功率是
A.4.0×102 WB.6.0×103W
C.1.44×104WD.1.44×106W
14.
两个质量不同而初动能相同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若它们与地面的摩擦力相同,则它们的滑行距离(  )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长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长
C.两物体滑行距离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减少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C.物体的动能增加D.重力做功为mgh
16.
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竖直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后又被弹簧弹起来
B.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C.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
D.飞行的子弹击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17.
如图所示,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在小球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 )
A.小球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动能一直减小
C.小球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8.
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q和3q的同种电荷,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  ).
A.0B.FC.3FD.4F

2.选择题(共3题)

19.

若直线2mx+y+6=0与直线(m﹣3)x﹣y+7=0平行,则m的值为(  )


20.已知平面内两定点及动点,设命题甲是:“是定值”,命题乙是:“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那么甲是乙的( ▲ )
21.已知平面内两定点及动点,设命题甲是:“是定值”,命题乙是:“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那么甲是乙的( ▲ )

3.多选题(共1题)

22.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正要打开夹子时的情况.某同学指出了实验时的几个错误,其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
B. 拉小车的细线应平行桌面
C. 实验电源应为交流电电源
D.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

4.解答题(共3题)

23.
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离地面36m高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落,经3s落地,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
(2)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
24.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竖直放置,A与圆心O等高,B为轨道的最低点,该圆弧轨道与一粗糙直轨道CD相切于C,OC与OB的夹角为53°。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PC间距离为R,滑块在CD上滑动摩擦阻力为重力的0.3倍。(sin53°=" 0.8,cos53°=" 0.6)求:

(1) 滑块从P点滑至B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
(2) 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所受支持力的大小;
(3) 为保证滑块不从A处滑出,PC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5.
如图,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光滑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m距离后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8m,g=10m/s2,求:

(1)物体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体沿水平面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5.实验题(共1题)

26.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