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 | B.路程 | C.质量 | D.时间 |
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 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 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70 m/s |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70 km/h |
C.第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70 m/s |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5 m/s |
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若从静止启动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5m/s | B.5m/s | C.4.17m/s | D.9m/s |
5.
一个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
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
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
8.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
B.位移大小之比为1∶1 |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
10.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B.![]() |
C.![]() |
D.![]() |
11.
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自由落体运动 | B.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
C.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2.
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根羽毛和一枚铜钱.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如图所示,在玻璃管内是真空和非真空两种情形下,可以观察到羽毛和铜钱( )


A.都同时落到底部 |
B.都不同时落到底部 |
C.只有真空情形下,才同时落到底部 |
D.只有非真空情形下,才同时落到底部 |
13.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 | B.F1=F2<F3 | C.F1=F3>F2 | D.F3>F1>F2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1题)
18.
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g取10N/kg)

4.解答题- (共2题)
19.
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1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1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20.
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所示两种装置。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2)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等于拉力FA?
(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为60 N(当A被拉动时),FA=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2)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等于拉力FA?
(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为60 N(当A被拉动时),FA=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5.实验题- (共1题)
21.
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还有四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s1=1.50cm,s2=2..00cm,s3=2.50cm,s4=3.00cm,s5=4.00cm,s6=5.00cm。

(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_ s。
(3)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 m/s。
(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 m/s2。

(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_ s。
(3)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 m/s。
(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