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9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位移
2.
某人沿半径为30m的圆形草坪边缘绕跑一圈后回到起点,在跑步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A.60 m,60 m
B.60π m,60π m
C.60π m,0
D.0, 0
3.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则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重力、下滑力、支持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压力;
4.
重G的物体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端和B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如图),若固定A端的位置,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   )

A. OB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B. OB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A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D. OA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5.
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选取的数值为( )
A.15 N、5 N、6 NB.3 N、6 N、4 N
C.1 N、2 N、10 ND.1 N、6 N、8 N

2.选择题(共2题)

6.

You must {#blank#}1{#/blank#} (finish) your homework and hand it in as soon as the class is over.

7.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3题)

8.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9.
甲、乙两个物体在t=0时的位置如图a所示,它们沿x轴正方向运动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b中图线甲、乙所示,则:(   )
A.t=2s时甲追上乙
B.t=4s时甲追上乙
C.甲追上乙前t=1s时二者相距最远
D.甲追上乙前t=3s时二者相距最远
10.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μ1=0,μ2=0
B.可能μ1≠0,μ2≠0
C.可能μ1≠0,μ2=0
D.一定有μ1=0,μ2≠0

4.解答题(共4题)

11.
一个物体从离地高80m处的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2)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
12.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档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一个重力G=20N的光滑球,把球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和垂直于挡板的方向分解为力F1和F2,求这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
13.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a=30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用一个F=2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恒力斜向上拉着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10s末的速度和10s内的位移.(g取10m/s2,sin37°=0.6,cos37°=0.8)

5.实验题(共2题)

15.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试求:求BD、DF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BD=_______m/s; VDF=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及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