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陆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9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6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变化量、速率、加速度
C.路程、时间、速率D.加速度、速度、力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从杨家到周口速度为45km/h,是汽车的瞬时速度
B.汽车通过学校校门的门柱速度为7m/s,是汽车的瞬时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速度为800m/s,是子弹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无法测出
3.
关于物体加速度2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每1s内物体的位移为2m
B.表示每1s内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表示每1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D.表示第1s内物体位移增加2m
4.
在物理学中,通常有诸如3s内、第3s内、第3s末、前3s、最后1s等多种时间或时刻的说法.下列哪一组说法指时间且表示时间为3秒(    )
A.3s内、第3s内B.第3s末、前3s
C.前3s、最后1sD.3s内、前3s
5.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多少
A.πRB.
C.2πRD.2 R
6.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B.
C.D.

2.多选题(共4题)

7.
某班同学去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8.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B.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4s时回到出发点
C.在t=2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D.整个过程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9.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A.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6 V以下交流电源
B.电火花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
C.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D.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10.
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45 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3.解答题(共3题)

11.
某人从A点出发,先以2m/s的速度向东走了40s,到达B点,接着以3m/s的速度向北又走了20s,到达C点,求此人在这60s内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12.
某质点由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了30m到达B点,又行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经历了6s运动了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求:
(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率.
13.
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 h 4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山脚与山顶间的水平距离为1 600 m,如图所示。求:

(1)由XY的位移是多大;
(2)他爬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他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4.实验题(共1题)

14.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则由以上信息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
(2)小车所做的运动是_______;
(3)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
(4)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