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8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8

1.单选题(共10题)

1.
下列所给的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时间
2.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B.10.2m/sC.10.3m/sD.10.4m/s
3.
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x,则它的速度从3v增加到4v时所发生的位移是()
A.B.C.D.
5.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成正比
B.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6.
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B.竖直向上
C.沿斜面向上D.垂直于斜面向上
7.
一弹簧在受到20N的拉力时,伸长为2cm,弹簧的劲度系数是K1,当拉力变为40N时,弹簧的劲度系数是K2(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
A. K1=10N/m    K2=10N/m B. K1=1000N/m    K2=1000N/m
C. K1=10N/m    K2=20N/m D. K1=10N/m K2=2000N/m
8.
茶杯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茶杯的重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9.
如图所示,一根原长为10cm的弹簧,劲度系数是k=103 N/m,在弹簧两端有两人各用F=20N的水平力拉弹簧,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    )
A.12cmB.10cmC.14cmD.6cm
10.
如图所示,小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未拉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FB.Fsinθ
C.0D.Fcosθ

2.选择题(共6题)

11.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巨大,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我国分成了四大区域.请读图回答下题

说明①深圳特区②浦东新区③雄安新区

12.

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13.There are many ways of out the problem.
14.There are many ways of out the problem.
15.There are many ways of out the problem.
16.There are many ways of out the problem.

3.多选题(共3题)

17.
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增大
18.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D.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9.
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4个力
B.a可能受到5个力
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4.解答题(共2题)

20.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力F的大小为5N(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0.6  cos37=0.8)

(1)在答题卷上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求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FN大小
21.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求绳子的拉力F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FN的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22.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②③问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________s;
②小车在B点的速度vB=________m/s;
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23.
(1)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方向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度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填“甲”或“乙”)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