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8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31

1.单选题(共13题)

1.
以下物理量中是标量的有(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e、时间  f、加速度  g、速率、h、速度的变化量   i、速度的变化率   j、力
A.只有beB.只有begC.只有bdegD.只有begh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⑤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④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④
3.
金丽温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查询到G7330次列车缙云西到杭州东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缙云西站到杭州东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79.8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动车过一桥梁所花的时间与动车从缙云西站到杭州东部所花的时间时,动车均可看成质点
B.图甲中07∶31表示一段时间
C.动车高速行驶时,可以取5 m位移的平均速度近似看做这5 m起点位置的瞬时速度
D.结合甲、乙,可知G7330列车行驶的最高速度约为128 km/h
4.
一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线上ABC三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9s、25s、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中,探测器的加速度之比为9:16
B.探测器9s后开始下落
C.探测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88m
D.图中BC过程中探测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
7.
如下图(1)和图(2)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C.当弹簧受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40cm
D.当弹簧伸长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200N
8.
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游戏者在弹性绳从原长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速度一直增大,方向一直向下
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
9.
如图所示为剪式千斤顶,是用来顶起汽车的装置.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迫使千斤顶的左右两臂靠拢,同时抬起重物.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则当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时,其两臂受到的压力各是多大;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怎样变化()
A.,变小B.,变大C.,变大D.,变小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11.
如图所示,重为100 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 ="20" 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
B.40 N,水平向左
C.20 N,水平向右
D.20 N,水平向左
12.
一个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13.
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  )
A.米尺、弹簧秤、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

2.选择题(共6题)

14.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判断对错:

王师傅每小时生产18个零件,8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本题的数量关系是: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8.

a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9.

a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3.解答题(共2题)

20.
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他们离开飞机后先作自由落体,当下落180m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由于受到很大的阻力,运动员以的平均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求:
(1)下落180m时的速度及所经过的时间?
(2)运动员打开伞时离地的高度是多少?
(3)跳伞运动员在跳伞整个过程中所用的总时间是多少?
21.
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L="4" m,倾角的斜面。g

(1)如斜面光滑,求木块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木块从斜面顶端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到达底端时的时间和速度的大小?
(3)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块以初速度从斜面的底端冲上斜面,求木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冲上斜面所用的时间?

4.实验题(共2题)

22.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实验之前先检查了弹簧秤,然后进行实验: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多选)在操作过程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有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细点,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2)如图所示,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请从图中读出水平弹簧秤拉力大小为______N.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3.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I)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
(II)打点计时器是力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实验室有两种打点计时器,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计时器.

(III)下面的照片拍自一组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现场.
(1)本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为M,沙与沙桶的总质量为m,则在试验中必须满足M_______m.(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2)从实验装置照片甲中,我们容易发现一些错误,例如“没有平衡摩擦力”等,请你认真观察再指出两处不妥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片乙是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在这个环节中小车________________夹上纸带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填“需要”或“不需要”)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1与2两点间距离,2与3两点间距离,3与4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