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
3.
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鸟巢”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 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20.64m/s
A. 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 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20.64m/s
5.
一个正方形木块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底部形变造成的 |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 |
C.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力有弹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
D.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造成的 |
6.
关于重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重心受重力,其它部分不受重力 |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C.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
7.
如图所示,一根直棒放在台阶上,Fa、Fb、Fc、Fd分别表示A、B两点可能的弹力方向.其中Fa、Fc是竖直向上,Fb、Fd垂直于棒的方向斜向上.其中正确表示棒上A、B两点所受弹力的有( )

A. Fa、Fc
B. Fb、Fc
C. Fa、Fd
D. Fb、Fd

A. Fa、Fc
B. Fb、Fc
C. Fa、Fd
D. Fb、Fd
2.选择题- (共5题)
3.多选题- (共6题)
15.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 |
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
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
16.
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4s后落地 |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
17.
甲、乙、丙三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时刻甲的位移最大 |
B.甲的加速度最小 |
C.开始计时后,甲、乙、丙皆做加速运动 |
D.开始计时后,乙先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做加速运动,并且乙的加速度最大 |
18.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 m/s,1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此物体在这1 s内通过位移的大小( )
A.可能等于6 m |
B.一定小于6 m |
C.大于6 m |
D.可能等于2 m |
19.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4,则( )
A.下落时间之比是1:2 |
B.落地速度之比是1:1 |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
D.落地速度之比是1:2 |
20.
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
4.填空题- (共1题)
21.
原长为8cm的轻质弹簧,当施加10N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那么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在弹性限度内,若把该弹簧竖直悬挂,挂一重物此时弹簧长度为14cm,则物体质量是______千克.g=10m/s2
5.解答题- (共3题)
22.
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s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40m/s,并能保持这个最大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若该巡逻车由静止开始启动加速,追赶前方1200m处正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一辆违章卡车.则求出
(1)巡逻车在追赶过程中,最快在10s 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40m/s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2)巡逻车追上卡车总共至少需要的时间.
(1)巡逻车在追赶过程中,最快在10s 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40m/s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2)巡逻车追上卡车总共至少需要的时间.
23.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3s速度变为8 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7 s内前进的距离?
(3)刹车后在最后停止前2s内前进的距离?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7 s内前进的距离?
(3)刹车后在最后停止前2s内前进的距离?
24.
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6.实验题- (共1题)
25.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_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要求小数部分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①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1)图乙是_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要求小数部分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①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