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8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4

1.单选题(共8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
B.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米、秒和克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能看成质点的物体一定是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小的物体
2.
关于一个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B.速度方向跟加速度方向相同
C.加速度方向跟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D.加速度减小,速度随之减小
3.
A、B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物体A的加速度是B的2倍    B. 物体A跟物体B有可能反向运动
C. t=4s时,A、B两物体相距20m    D. 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质点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则在时间t2内(  )
A.甲先做匀加速再做匀减速运动
B.在t2时刻丙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D.丙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5.
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水平向左作用于A上,使A、B、C一起向左做匀速运动,则(  )

A. A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B. 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 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 物体C对地的摩擦力大小跟F大小相等
6.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1kg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2kg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已知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10m/s2.则有
A.a1=0,a2=15m/s2B.a1=a2=15m/s2C.a1=0,a2=10m/s2D.a1=a2=10m/s2
8.
汽车拉着拖车在某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做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加速前进时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汽车对拖车的拉力跟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D.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2.多选题(共5题)

9.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3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37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3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4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且不超速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想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必须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一定停在离停车线25m处
D.如果汽车在距停车线35m处以较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也有可能停在停车线处
10.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N和5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有可能分别是(   )

A. 0和8N
B. 6N和2N
C. 5N和3N
D. 6N和11N
11.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又被弹簧弹回空中,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B.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2.
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置一个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竖直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s匀速上升的高度都是10cm,同时玻璃管自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直线平移,第1s内通过的水平距离是2.5cm.则蜡块
A.第4s末的速率为B.加速度大小为5m/s2
C.4s内的位移为D.第4s内的水平分位移大小为0.4m
13.
如图所示,两个靠静摩擦力传动的轮子,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大轮中C点离圆心O2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A、B分别为两个轮边缘上的点,则A、B、C三点的

A. 线速度之比为2:2:1    B. 角速度之比为2:1:1
C.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2:1    D. 转动周期之比为2:1:1

3.解答题(共4题)

14.
某日敌方有一架高空侦察机正以的速度沿直线匀速向我方某城市飞来,某导弹基地通过雷达探测并计算高空侦察敌机的飞行规律,预计敌机将通过该城市上空的A点,当高空侦察敌机离A点时发射导弹,发射后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的速度在A点击中敌机,试求:
(1)导弹发射后的加速度大小;
(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15.
如图所示,将质量m=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且与杆夹角为的拉力F,使圆环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在第2s内移动6.6m,取sin53°=0.8,cos53°=0.6,g=10m/s2.试求:

(1)圆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16.
长木板的质量M=1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最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可看作质点);物块和木板、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某时刻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恒力F作用,使小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块运动时间t=2s时突然撤去F,最终小物块恰好没有从长木板上掉下去。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试求

(1)撤去F时小物块和长木板各自的速率
(2)长木板的长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
在距离水平地面1.45m的某悬点处用一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1kg的小铜球,并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绳恰好被拉断,球水平飞出,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1.2m,如图所示.已知绳长为1m,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球的半径和空气阻力, 试求

(1)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
(2)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的大小

4.实验题(共2题)

18.
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越大,实验误差越小
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用细线跟小车连在一起
D.可以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的如图所示的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

A.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过度,且小车质量较大
C.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且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过度,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较大
19.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利用频闪照相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得到某一个小钢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bcd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5Hz,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率为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