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7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1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电荷量
B.电场强度
C.电势
D.电势能
2.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可以用下列哪一个符号表示( )
A.N/C B.V/m C.JD.V
3.
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1、2、3三条虚线表示三个等势面,a、b分别是等势面1、3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等势面的电势相等
B.等势面2的电势高于等势面1的电势
C.若将一正电荷由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
D.若将一正电荷由a移到b,电场力做负功
4.
图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cm.已知,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A. V/m,垂直 AB斜向上    B. V/m,垂直 AB斜向下
C. 10V/m,垂直 AB斜向上    D. 10V/m,垂直 AB斜向下
5.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若将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一定的距离,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变为4F/3,则两小球间的距离变为(   )
A.
B.
C.r
D.2r
6.
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数值均为q,相距为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0B.C.D.
7.
在下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的是()

A. A    B. B    C. C    D. D
8.
如图所示,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是中垂线上的两点,,用分别表示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

A. 一定大于一定大于     B. 不一定大于一定大于
C. 一定大于不一定大于 D. 不一定大于不一定大于

2.选择题(共2题)

9.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10.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3.多选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势差恒为的电源两端,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A.带电油滴将竖直向下运动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电容器的电容增大D.极板带电荷量的增大
12.
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下列关于电场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等间距的平行直线
C.电场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出电场的强弱分布
D.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
13.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电势分别为,则关于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4.解答题(共2题)

14.
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R=0.3m的金属细圆环,质量为的金属小球(视为质点)通过长为L=0.5m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圆环的最高点.小球带电荷量为时,发现小球在垂直圆环平面的对称轴上某点A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 求:

(1)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
(2)小球所在处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金属细圆环不能等效成点电荷来处理,试应用微元法推导圆环带电量Q表达式?(用字母R、L、k、E表示)
15.
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为__________,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6.
利用图2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点到打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_____,动能变化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