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2.
某老师热爱自行车骑行,每次锻炼他都会用运动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路线,如图所示是他某次骑行过程中软件记录下来的数据,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自行车为参考系,老师是运动的 |
B.若研究自行车骑行的路径时,可将老师看成质点 |
C.老师本次运动的位移是5.81km(公里) |
D.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可以求出老师骑行的平均速度 |
3.
用电梯将货物从六楼送到一楼的过程中,货物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
B.最后1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
C.货物在 10s内的平均速度是1.7m/s |
D.货物在最后1s的加速度是2m/s2 |
4.
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静止下落,到达C点的速度为零,图中B点为轻弹簧处于原长时的最高点,若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后,开始减速 |
B.小球到达C点时,动能与重力势能总量最小 |
C.小球从B点到C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
D.小球在C点时所受重力与弹簧弹力相平衡 |
5.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物质生产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牛顿是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人,并且提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
D.开普勒研究了行星运动得出开普勒三大定律,并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6.
关于必修课本中的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认为冰壶在接下去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
B.过山车关闭油门后能依靠强大的惯性通过最高点,轨道对过山车的弹力一定向下 |
C.丙图中赛车的质量不很大,却安装着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惯性 |
D.丁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来增大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 |
7.
夏天雨后的早晨,一只蜗牛沿着一片倾斜的树叶缓慢向上爬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蜗牛对树叶的压力大小等于蜗牛的重力大小 |
B.树叶对蜗牛的摩擦力沿树叶斜向下 |
C.树叶受到蜗牛的压力与蜗牛受到树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D.树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蜗牛的重力大小 |
9.
某品牌的机械鼠标内部构如图所示,机械鼠标中的定位球的直径是2.0cm,某次操作中将鼠标沿直线匀速移动12cm需要1s,则定位球的角速度为( )


A.![]() |
B.![]() |
C.6 rad/s |
D.12 rad/s |
10.
2016年林丹在浙江卫视综艺节目《来吧!冠军》中表演羽毛球定点击鼓如图1,表演时主持人抛出羽毛球给林丹,让林丹击球后打中固定在场地上的鼓,假设林丹击出的球位置不变且可看做平抛运动。表演时的情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甲乙两鼓等高,丙丁两鼓较低但也等高。则( )


A.击中甲乙两鼓时,它们的初速度大小相等 |
B.击中甲乙两鼓时,击中甲鼓的羽毛球的初速度大 |
C.假设某次发球时能击中甲鼓,用相同的速度发球也可能击中丁鼓 |
D.击中四鼓的羽毛球中,击中丁鼓的速度最大 |
11.
如图所示是游乐园转盘游戏,游客坐在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与转盘相对静止,关于他们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趋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客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 |
B.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C.游客受到的静摩檫力方向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 |
D.游客相对于转盘的运动趋势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
12.
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最高点速度v的最小值为0 |
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一定受到绳子的拉力 |
C.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不做功 |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正方体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边长略大于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要使在最高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恰好无作用力,则


A.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小于2π![]() |
B.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等于2π![]() |
C.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小于2mg |
D.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大于2mg |
14.
世界上没有永不谢幕的传奇,NASA的“卡西尼”号探测器进入图形探测任务的最后篇章。据NASA报道,“卡西尼”2017年4月26日首次到达土星和土星内环(碎冰块、岩石块、尘埃等组成)之间,并在近圆轨道做圆周运动。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作用下,开启土星探测之旅的。最后阶段---“大结局”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九月中旬,直至坠向土星的怀抱。若“卡西尼”只受土星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 )


A.5月6月间,“卡西尼”的动能越来越大 |
B.4月29日,“卡西尼”在近圆轨道上绕土星的加速度小于内环的加速度 |
C.4月28日,“卡西尼”在近圆轨道上绕土星的线速度小于内环的线速度 |
D.4月26日,“卡西尼”在近圆轨道上绕土星的角速度小于内环的角速度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2题)
16.
(多选)根据如图所示的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相关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m.s-2) | |||
炮弹在炮筒中 | 5×104 | 赛车起步 | 4.5 |
跳伞者着陆时 | —24.5 | 汽车起步 | 约2 |
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 | —5~—8 | 无轨电车起步 | 约1.8 |
汽车急刹车 | —4~—6 | 旅客列车起步 | 约0.35 |
A.炮弹在炮筒中加速时惯性最大 |
B.旅客列车起步时速度变化最慢 |
C.汽车急刹车时与无轨电车起步时相比,前者的加速度小 |
D.跳伞者着陆时与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相比,跳伞者着陆时速度变化快 |
17.
(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q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L,如图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m做正功 |
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
C.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mgLsinqcosq |
D.支持力对物体m做功为mgLsinqcosq |
4.解答题- (共3题)
18.
2007年至今,杭州“礼让斑马线”收获世界级点赞,反映了这座城市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与关爱,杭州的斑马线礼让之风,已然成为了杭州在全国的一张“名片”。有一天,小张开车去上班,以72km/h的速度在一条直路上行驶,看到前面的一位行人正要走班马线过马路,以车子现有的速度完全可以通过班马线而不撞上行人。经过2s时间的思考,小张决定立即刹车而礼让行人。经过5s的匀减速,车子刚好到班马线前停止。设汽车(含驾驶员)的质量为1500kg。求

(1)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刹车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
(3)驾驶员看到行人到车子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1)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刹车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
(3)驾驶员看到行人到车子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19.
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5m,当落到离地面30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若座舱中某人质量为6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制动系统启动时重力的功率;
(2)求座舱下落的总时间;
(3)求整个过程中座舱对人做的功。

(1)求制动系统启动时重力的功率;
(2)求座舱下落的总时间;
(3)求整个过程中座舱对人做的功。
20.
如图甲所示是滑板运动的其中一种场地,可以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AB和CD为光滑的
圆弧,半径R="1m," BC为粗糙的水平面,长L=2m,动摩擦因数μ=0.1。现有一运动员在BC中点处用力蹬地,立即获得一个初速度v0=4m/s向右运动,中途不在蹬地,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的质量m=60kg,g取10m/s2。求:

(1)第一次进入圆弧轨道CD的C点时对场地的压力;
(2)判断运动员能否运动到AB圆弧;
(3)运动员最终停止的位置。


(1)第一次进入圆弧轨道CD的C点时对场地的压力;
(2)判断运动员能否运动到AB圆弧;
(3)运动员最终停止的位置。
5.实验题- (共3题)
21.
有同学用橡皮筋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他先将橡皮筋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再将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前后两次拉伸橡皮筋。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筋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



(2)某次实验中,一只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 N,
(3)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右上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筋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橡皮筋可以沿不同方向拉 | B.将橡皮筋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 D.将橡皮筋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



(2)某次实验中,一只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 N,
(3)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右上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2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2)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
(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2)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