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10”是指时间间隔 |
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 |
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
4.
一位运动员在周长400m的跑道上完成了4000m的体能训练,共跑了10圈.则该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4000m;4000m | B.4000m;0 | C.0,0 | D.0;4000m |
5.
2017年11月24日,某中学举行运动会,高一新生在各个比赛项目中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下列有关校运会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路程 |
B.在200m决赛中,李凯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位移为零 |
C.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1.55m 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能把他看作质点 |
D.在100m决赛中,小史同学获得冠军,决赛选手中他的平均速度最大 |
6.
关于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
B.质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
C.质点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
D.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向西,加速度可能向东 |
7.
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
B.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
C.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
D.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
2.多选题- (共4题)
8.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0.8 m/s2 B. 1.4 m/s2 C. 2.0 m/s2 D. 2.6 m/s2
A. 0.8 m/s2 B. 1.4 m/s2 C. 2.0 m/s2 D. 2.6 m/s2
9.
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它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
B.当速度变小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
C.当V>0,a>0时,速度增大 |
D.当V<0,a<0时,速度减小 |
10.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1.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如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3s内该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
B.该物体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
C.0~3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始终没有改变 |
D.该物体在2s~3s内的加速度大于0~2s内的加速度 |
3.解答题- (共2题)
12.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