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
B.伽利略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笛卡儿用“理想斜面实验”分析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
D.牛顿认为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 |
3.
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² | B.汽车前3秒的位移大小为15m |
C.汽车4秒末时的瞬时速度为8m/s | D.汽车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
4.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的最小值为( )


A.![]() | B.mg |
C.2mg | D.![]() |
5.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B的质量均为1 kg,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同时用F=1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B上,则地面对物体B,B对物体A的摩擦力分别为(取g=10 m/s2)


A.0 N 0 N |
B.0 N 1 N |
C.1 N 1 N |
D.1 N 2 N |
6.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通过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 )


A.绳子的张力逐渐变小 |
B.绳子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 |
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
D.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 |
7.
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一个大小恒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经过位移x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若将一个大小恒为4F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使该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时,拉力的瞬时功率是( )
A. 8P B. 6P C. 4P D. 2P
A. 8P B. 6P C. 4P D. 2P
2.多选题- (共5题)
8.
两个质点A、B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
B.在t=6t0时刻,A、B相遇 |
C.A、B在加速阶段平均速度相同 |
D.A、B在减速阶段加速度相同 |
9.
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1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9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3.6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0N/m;
B. 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C. 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02.
D. 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2.

A. 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0N/m;
B. 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C. 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02.
D. 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2.
10.
手托一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则( )
A.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B.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对手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手对物体托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手的压力 |
D.物体对手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
1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


A.体重约为800N |
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
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s起立 |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
12.
如图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11 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绳与水平跑道的夹角是37°,5 s后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5~7s内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55N
B. 在0~5s内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55N
C. 在0~5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50 J
D. 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

A. 在5~7s内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55N
B. 在0~5s内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55N
C. 在0~5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50 J
D. 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
3.解答题- (共3题)
13.
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5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6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球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拴住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光滑小球,小球置于半球体上的A点,细绳与半球体恰好相切,半径OA与水平面的夹角
,M、m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
(2)半球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求:(1)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
(2)半球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5.
汽车质量为m=2000kg,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80kW,它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v=20m/s,现在汽车在该公路上由静止开始以a=2m/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f恒定.
求:(1)汽车所受阻力f是多大?
(2)这个匀加速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3)开始运动后的第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为多大?

求:(1)汽车所受阻力f是多大?
(2)这个匀加速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3)开始运动后的第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为多大?
4.实验题- (共2题)
16.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
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和
.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和记下细绳的方向.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______________;B中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
表示两个分力
、
的合力,用
表示
和
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







17.
如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物块质量M=500g、重物质量m=200g;
B.调整长木板上的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C.调整长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
D.打开电源,让物块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E.多次重复步骤(D),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
F.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到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步骤是_____;
(2)某纸带如图所示,各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物块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实验原理,动摩擦因数μ=_____(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物块质量M=500g、重物质量m=200g;
B.调整长木板上的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C.调整长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
D.打开电源,让物块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E.多次重复步骤(D),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
F.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到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步骤是_____;
(2)某纸带如图所示,各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物块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实验原理,动摩擦因数μ=_____(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