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4.
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v0=1 m/s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放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x=2.5 m,则运动时间为( )


A.1s |
B.2s |
C.3s |
D.4s |
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老鼠.已知木板的质量是老鼠质量的两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老鼠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由此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 |
B.gsinα |
C.![]() |
D.2gsinα |
6.
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


A.510 N | B.490 N | C.890 N | D.910 N |
7.
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m)、牛(N)、秒(s) |
B.米(m)、千克(kg)、秒(s) |
C.千克(kg)、焦耳(J)、秒(s) |
D.米(m)、千克(kg)、牛(N)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固定不动,另有四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已知小物块与斜面的接触面均粗糙.甲中物块匀加速下滑,乙中物块匀速下滑,丙中物块匀减速下滑,丁中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及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中四个物块受到的摩擦力都为滑动摩擦力 |
B.甲、乙、丙中物块受到的摩擦力都为滑动摩擦力,丁为静摩擦力 |
C.甲、乙、丙、丁中四个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 |
D.甲、乙、丙中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沿斜面向上,丁中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
13.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
4.解答题- (共3题)
15.
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不变,物体经过时间t到达最高点,求:
(1)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原抛出点所用的时间.
(2)物体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1)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原抛出点所用的时间.
(2)物体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7.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vB=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m/s2。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vB=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m/s2。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18.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钩码的质量应___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的质量;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或钩码质量)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钩码的质量应___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的质量;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或钩码质量)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