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2.
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
3.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 B.![]() | C.![]() | D.![]() |
5.
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
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
C.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
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
6.
重力为G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A.当![]() ![]() |
B.当![]() ![]() |
C.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 |
D.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
7.
火箭发射回收是航天技术的一大进步。如图所示,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运动,可看成先匀速后减速的直线运动,最后撞落在地面上。不计火箭质量的变化,则


A.火箭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B.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携带的检测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
C.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合力做功,等于火箭机械能的变化 |
D.火箭着地时,火箭对地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
9.
图中给出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的半径为R=2.0m,直径BD水平且与轨道AB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孔P和圆心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º,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就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


A.![]() | B.![]() | C.![]() | D.![]() |
10.
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倍,质量为火星的k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 |
B.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 |
C.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
D.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
12.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间距为
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
。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






A.加速度大小为![]() |
B.所需的时间为![]() |
C.下降的高度为![]() |
D.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
13.
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
和
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b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则




A.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
B.![]() |
C.![]() |
D.同时改变了导线的电流方向,![]() |
2.多选题- (共2题)
14.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
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
时,观察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 |
B.经1.4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cm |
C.![]() ![]() |
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γ射线都是电磁波 |
B.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单独存在时,质量总和大于该原子核的总质量, |
C.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回路电流最小 |
D.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3.解答题- (共4题)
16.
游船从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小明对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如下表,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及位移大小
;
(2)若游船和游客总质量
,求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F;
(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

运动过程 | 运动时间 | 运动状态 |
匀加速运动 | ![]() | 初速度![]() ![]() |
匀速运动 | ![]() | ![]() |
匀减速运动 | ![]() | 靠岸时的速度![]() |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2)若游船和游客总质量

(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
17.
图中给出一段“
”形单行盘山公路的示意图,弯道1、弯道2可看作两个不同水平面上的圆弧,圆心分别为
,弯道中心线半径分别为
,弯道2比弯道1高
,有一直道与两弯道圆弧相切。质量
的汽车通过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25倍,行驶时要求汽车不打滑。(sin37°=0.6,sin53°=0.8)

(1)求汽车沿弯道1中心线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
(2)汽车以
进入直道,以
的恒定功率直线行驶了
,进入弯道2,此时速度恰为通过弯道2中心线的最大速度,求直道上除重力以外的阻力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从弯道1的A点进入,从同一直径上的B点驶离,有经验的司机会利用路面宽度,用最短时间匀速安全通过弯道,设路宽
,求此最短时间(A、B两点都在轨道的中心线上,计算时视汽车为质点 )。






(1)求汽车沿弯道1中心线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汽车以



(3)汽车从弯道1的A点进入,从同一直径上的B点驶离,有经验的司机会利用路面宽度,用最短时间匀速安全通过弯道,设路宽

18.
如图所示,在
平面内,有一电子源持续不断地沿
正方向每秒发射出N个速率均为
的电子,形成宽为2b,在
轴方向均匀分布且关于
轴对称的电子流。电子流沿
方向射入一个半径为R,中心位于原点O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均从P点射出,在磁场区域的正下方有一对平行于
轴的金属平行板K和A,其中K板与P点的距离为d,中间开有宽度为
且关于
轴对称的小孔。K板接地,A与K两板间加有正负、大小均可调的电压
,穿过K板小孔到达A板的所有电子被收集且导出,从而形成电流。已知
,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电子间相互作用。

(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求电子从P点射出时与负
轴方向的夹角θ的范围;
(3)当
时,每秒经过极板K上的小孔到达极板A的电子数;
(4)画出电流
随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答题纸上的方格纸上)。












(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求电子从P点射出时与负

(3)当

(4)画出电流


19.
间距为
的两平行金属导轨由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平滑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导轨处于大小为
,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区间Ⅰ中,水平导轨上的无磁场区间静止放置一质量为3
的“联动双杆”(由两根长为
的金属杆,
和
,用长度为L的刚性绝缘杆连接而成),在“联动双杆”右侧存在大小为
,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区间Ⅱ,其长度大于L,质量为
,长为
的金属杆
,从倾斜导轨上端释放,达到匀速后进入水平导轨(无能量损失),杆
与“联动双杆”发生碰撞后杆
和
合在一起形成“联动三杆”,“联动三杆”继续沿水平导轨进入磁场区间Ⅱ并从中滑出,运动过程中,杆
、
和
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且保持与导轨垂直。已知杆
、
和
电阻均为
。不计摩擦阻力和导轨电阻,忽略磁场边界效应。求:

(1)杆
在倾斜导轨上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
(2)联动三杆进入磁场区间II前的速度大小
;
(3)联动三杆滑过磁场区间II产生的焦耳热





















(1)杆


(2)联动三杆进入磁场区间II前的速度大小

(3)联动三杆滑过磁场区间II产生的焦耳热

4.实验题- (共3题)
20.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1)图1是横档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的_______ 。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2)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 。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零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2)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 。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零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21.
(1)为完成“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必须要选用的是_____ 。
E.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
F.多用电表(交流电流档)
用匝数
匝和
匝的变压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电源的线圈是_________ (填
或
)。
A.有闭合铁芯的原副线圈 |
B.无铁芯的原副线圈 |
C.交流电源 |
D.直流电源 |
F.多用电表(交流电流档)
用匝数


![]() | 1.80 | 2.80 | 3.80 | 4.90 |
![]() | 4.00 | 6.01 | 8.02 | 9.98 |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电源的线圈是_________ (填


22.
小明用电学方法测量电线的长度,首先小明测得电线铜芯的直径为1.00mm,估计其长度不超过50m,(已知铜的电阻率为
Ω▪m),现有如下实验器材:①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的电压表;②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的电流表;③阻值为0-2Ω的滑动变阻器;④内阻可忽略,输出电压为3V的电源;⑤阻值为R0=4.30Ω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小明采用伏安法测量电线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从0开始增加,当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_______ V,根据小明测量的信息,图2中P点应该______ (选填“接a”、“接b”、 “接c”或“不接”)q点应该______ (选填“接a”、“接b”、“接c”或“不接”),小明测得的电线长度为____________ 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