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6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8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C.描述物体运动时,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可视为质点,体积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D.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2.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A.可能小于4 m/s2
B.可能等于6 m/s2
C.一定等于6 m/s2
D.一定大于10 m/s2
3.
足球以4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6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 )
A.速度的变化量是2m/s,加速度大小是10m/s2
B.速度的变化量是-2m/s,加速度大小是10m/s2
C.速度的变化量是10m/s,加速度大小是50m/s2
D.速度的变化量是-10m/s,加速度大小是50m/s2
4.
如图所示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考系
D.第4 s末和第5 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二者对应同一点
6.
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7.
某列车沿轨道从A运动到B,开始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中间的路程速度为2v,行驶最后路程时的速度又为v,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 
A.1.2v
B.1.5v
C.1.8v
D.1.25v
8.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A.往复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2.多选题(共4题)

9.
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
B.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
C.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
D.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
10.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11.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C.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D.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12.
如图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乌龟中途虽然落后,但最终还是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兔子先到达终点
D.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3.解答题(共3题)

13.
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1)何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2)第1s内物体的加速度;
(3)第3s末物体的加速度.
14.
汽车以v的速v0=16m/s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速度速度变为10m/s,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4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3)刹车6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15.
(12分)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m,道口宽度x=26m,汽车长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4.实验题(共1题)

16.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_____.

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
③由所画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 m/s2
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判断,在打A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m/s.
(3)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是50Hz,若在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各点的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