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4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7

1.单选题(共8题)

1.
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C.经过6s,两车相距20m
D.通过10m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8s
2.
一足球以10m/s的速度飞来,被一脚反向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0m/s,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1s,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A.100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B.100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C.300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D.300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3.
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aA=2m/s2,物体B的加速度aB=-3m/s2,两物体运动情况比较(  )
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
C.3s后物体A的速度一定大D.3s后物体B的速度一定大
4.
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B.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位移的大小可能比路程大D.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0,路程不一定为0
5.
关于速度、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一定增加
B.加速度增大,速度也一定增大
C.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物体加速度值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6.
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
A.0,
B. ,
C.0,
D. ,
7.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 2017年第1号台风“梅花(Muifa)”于4月26日在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以东方向16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东经136.1°,北纬13.4°),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8m/s(8级风,热带风暴级)。预计“梅花”将以12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关于上述消息中的“18m/s、12km/h”,下述理解中正确的是
A.分别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大小
B.分别指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C.均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8.
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点20分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8点20分是指时刻
B.8 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看成质点

2.选择题(共1题)

9. 单词翻译。

①{#blank#}1{#/blank#}n. 平方   ②{#blank#}2{#/blank#}n. 米,公尺   ③{#blank#}3{#/blank#}adj.深的

④{#blank#}4{#/blank#}n. 沙漠   ⑤{#blank#}5{#/blank#}n. 人口   ⑥{#blank#}6{#/blank#}n. 亚州

⑦{#blank#}7{#/blank#}adj.古代的  ⑧{#blank#}8{#/blank#}v. 保护   ⑨{#blank#}9{#/blank#}adj.宽的

3.多选题(共4题)

10.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11.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4 m/s2B.可能等于6 m/s2
C.一定等于6 m/s2D.可能大于10 m/s2
12.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为v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3.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6s末改变速度方向
B.0~4s内的速度大于6s~8s内的速度
C.前4s内的速度为1m/s
D.后4s内的路程为8m

4.解答题(共4题)

14.
央视春晚《儿童节目》――“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图a是某公司制作的一个机器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 (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
(1)说明怎样建立坐标系,并在合适的坐标系中,画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2)计算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
15.
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某品牌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8km/h只需4.5s
(1)求该品牌跑车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m/s2,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8km/h
(3)在(2)中私家车的位移是多大?
16.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多少,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7.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质点在AB段、BC段、CD段各做什么运动?
(2)AB段、BC段、CD段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3)质点在6.8s末的速度多大?

5.实验题(共2题)

18.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
(2)乙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
(3)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分别为________s和为______s
19.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vF的公式为vF=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60Hz电压变为210V,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