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了这样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根据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
B.“云不动”是以小船为参考系 |
C.“云”相对于我是向东运动的 |
D.“云”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
4.
雨滴在空气中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雨滴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不计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变化,且雨滴落地前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大、小雨滴落地时速度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雨滴比小雨滴的速度大
B. 大雨滴比小雨滴的速度小
C. 大小雨滴落地时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大小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A. 大雨滴比小雨滴的速度大
B. 大雨滴比小雨滴的速度小
C. 大小雨滴落地时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大小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5.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两物块静止时,测得甲乙两根弹簧的长度分别为
和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两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则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A.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μ1Mg B. μ1(m+M)g
C. μ2mg D. μ1Mg+μ2mg

A. μ1Mg B. μ1(m+M)g
C. μ2mg D. μ1Mg+μ2mg
2.多选题- (共5题)
7.
某同学在一废弃矿井的井口每隔0.5s由静止时放一个石子,当第7个石子刚开始释放时,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矿井深度为61.25m
B.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1个石子与第2个石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
C.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3个和第5个石子之间的距离为15m
D.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4个石子的瞬时速度为15m/s

A. 矿井深度为61.25m
B.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1个石子与第2个石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
C.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3个和第5个石子之间的距离为15m
D.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4个石子的瞬时速度为15m/s
8.
某同学从距离地面H高度处将一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与地面撞击后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小球在此过程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不计小球与地面撞击过程的时间间隔。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下落和上升阶段具有的加速度都是
B. H的大小是1.225m
C. 小球与地面撞击前后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是
D. H和h的差值是0.784m

A. 小球在下落和上升阶段具有的加速度都是

B. H的大小是1.225m
C. 小球与地面撞击前后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是

D. H和h的差值是0.784m
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顶角为
的直角劈和一个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夹在两竖直墙之间,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M对左侧墙壁压力的大小为
B. m对右侧墙壁的压力大小为
C. M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D. M对m的支持力大小为


A. M对左侧墙壁压力的大小为

B. m对右侧墙壁的压力大小为

C. M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D. M对m的支持力大小为

10.
两个力
和
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
B.合力F总比分力![]() ![]() |
C.如果夹角θ不变,![]() ![]() |
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 ![]() |
11.
如图所示,地面上固定一个无限长光滑斜面。小物块从斜面底部以15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经过5s,物块返回到斜面底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是22.5m
B. 小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是
C. 小物块在第3秒内发生的位移大小是3m
D. 小物块在第2秒内和第3秒内位移差的绝对值是6m

A. 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是22.5m
B. 小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是

C. 小物块在第3秒内发生的位移大小是3m
D. 小物块在第2秒内和第3秒内位移差的绝对值是6m
3.解答题- (共3题)
12.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但设备间超过一定距离时便无法实现通讯。某次实验中,在甲、乙两小车上安装了某种蓝牙设备,该蓝牙设备正常通选的有效距离为10米。两车只能沿一条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共完成了两组实验,每组实验两车的起始距离都为d。两组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

第一组,乙车保持静止,甲车从O点由静止出发,以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3.10s后两车不能够再通讯。
第二组,乙车向左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甲车仍做上述运动,发现1s后两车不能够再通讯.
请完成下列问题,要求所有问题的最终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甲、乙两车初始距离d.
(2)求乙车的初速度
的大小.
(3)若将乙车的初速度、加速度方向均变为向右,其他条件不变。甲乙两车蓝牙信号中断两次。请计算这两次蓝牙信号中断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已知
)

第一组,乙车保持静止,甲车从O点由静止出发,以

第二组,乙车向左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请完成下列问题,要求所有问题的最终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甲、乙两车初始距离d.
(2)求乙车的初速度

(3)若将乙车的初速度、加速度方向均变为向右,其他条件不变。甲乙两车蓝牙信号中断两次。请计算这两次蓝牙信号中断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已知

13.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在水平向右的F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请计算出F力的大小;
(2)如果F力可以绕小球在纸面内缓慢旋转,小球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力的最小值为多大.


(1)请计算出F力的大小;
(2)如果F力可以绕小球在纸面内缓慢旋转,小球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力的最小值为多大.
4.实验题- (共2题)
15.
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想自己的运动鞋与某种木板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板上的运动鞋,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运动鞋与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相连,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通过细绳水平拉动运动鞋下方的木板,如图乙所示.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方案______(填:一或二);
选择该方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板上的运动鞋,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运动鞋与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相连,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通过细绳水平拉动运动鞋下方的木板,如图乙所示.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方案______(填:一或二);
选择该方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6.
如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
,小车的质量为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____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拉动小车的轻绳要与长木板平行
C.实验中
应远小于
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上标出了计数点1、22和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关系的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像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__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____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拉动小车的轻绳要与长木板平行
C.实验中


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上标出了计数点1、22和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关系的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像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