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240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3

1.单选题(共2题)

1.
刀、斧,凿等切割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斧头劈木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施加一个力 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 BC的宽度为 d,劈的侧面 AB长为 L,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为(   )
A.B.
C.D.
2.
表面粗糙的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角度α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2.选择题(共2题)

3.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

4.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5.
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的小球,M>m。现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T;若用另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T',则(    )
A.FT'=FTB.FT'>FTC.a'=aD.a'>a
7.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
D.若t3时刻小物块刚好回到A处,则t1<t3-t1
8.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º的固定光滑足够长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弹簧劲度系数为k=100N/m,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的速度为1m/s,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0.5m/s2,已知sin37º=0.6,cos37º=0.8,g取10m/s2,则(    ) 

A. 恒力F=31N
B. 从用力F拉物块A开始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沿斜面向上运动0.3m
C. 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A先加速后匀速运动
D. A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4.解答题(共2题)

9.
近几年大假期间,国家取消了7座及其以下的小车的收费公路的过路费,给自驾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交通道路的畅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规定了免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在专用车道上可以不停车拿卡或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大假期间过站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t=21.6 km/h,事先小汽车未减速的车速均为v0=108 km/h,制动后小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1=4 m/s2.试问:
(1)假设车过站后驾驶员立即使车以a2=6 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则从减速开始到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2)在(1)问题中,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多少?
10.
如图所示,一长L=2 m、质量M=4 kg的薄木板(厚度不计)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其右端距平台边缘l=5 m,木板的正中央放有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已知木板与平台、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4.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其大小为48 N,g取10 m/s2,试求:

(1)F刚作用时木板及滑块的加速度;
(2)F作用了1.2 s时,木板的右端离平台边缘的距离;
(3)要使物块最终不能从平台上滑出去,则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应满足的条件.

5.实验题(共2题)

11.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__________
A.钩码个数N1=N2=2N3=4
B.钩码个数N1=N3=3N2=4
C.钩码个数N1=N2=N3=4
D.钩码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12.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多选)
A.天平(附砝码)   B.秒表   C.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和纸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正确的做法是____。
A.小车放在木板上,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放在木板上,挂上砂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砂桶的作用下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为某次实验纸带,在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S1=0.55 cm,S2=0.94 cm,S3=1.35 cm,S4=1.76 cm,S5=2.15 cm,S6=2.54 cm。

①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 s;
②计数点“6”和“7”的位移S7比较接近于____________(填“A、B、C、D”序号)
A.2.76 cm B.2.85 cm C.2.96 cm D.3.03 cm
③打下“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3=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某小组在研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像,如图(甲),然后由图像直接得出aM成反比。乙同学认为应该继续验证a与其质量倒数1/M是否成正比,并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1/M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_______同学(选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

(6)另一小组在研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所示。发现图像既不过原点,末端又发生了弯曲,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大,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C.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小车质量较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