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23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7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非常小的
B.研究一辆汽车过某一路标所需时间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只有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2.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
3.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间相距710m,已知超声波的声速大小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无法确定
4.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s=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追上B用的时间为:
A.6sB.7sC.8sD.9s
5.
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  )
A.gt2B.gt2C.gt2D.gt2
6.
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时间间隔为3.0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取10m/s2)()
A.80mB.40mC.20m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7.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2.多选题(共4题)

8.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情况可能成立的是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9.
关于科学思想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属于理想化模型
B.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主要应用了控制变量方法
C.在定义“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时,主要应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
D.可以使用极限分析法得出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国的“面积”大小近似等于位移的大小
10.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1.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A.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3.解答题(共2题)

12.
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 m/s和v2=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s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160 m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过t0=2 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 m/s2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13.
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2.5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1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2.24)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的大小;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

4.实验题(共2题)

14.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C.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说明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D.如果将它接到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15.
学生们在实验室进行“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则(下列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物体做______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通过1计数点时的速度大小v1=_______m/s;
(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